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德州:家校合力培育阳光少年

发布时间:2020-07-10 作者:魏海政 贾荣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特约通讯员 贾荣耀) “跟孩子一谈学习他马上变脸,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认为父母必须找准自己的教育定位,精准引导……”近日,在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打好心理战‘疫’ 心系学生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网络直播里,广大家长与心理辅导老师在云端,围绕情绪控制、平复焦虑、远离电子产品、合理面对学业压力等热点进行热烈交流,3期直播共吸引了62万家长在线观看,评论留言80万余条。

实际上,早在复学前,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就下发了系列通知,要求当地中小学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反馈及时的特点,集中组织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和心理健康摸排疏导活动,提高家校沟通效率,真正通过家访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心理困难。 

“做好每一次家访” 

6月12日,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校长马瑞娟和二年级3班班主任孙萌萌来到学生王萌(化名)家中家访。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王萌和姥姥一起生活。老师们详细了解了王萌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与家长一同商议教育孩子的针对性措施,鼓励他们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懂得感恩,更加积极向上。

自复学以来,当地就从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家校共育等五方面入手,缓解学生复学压力、疫情恐惧、亲子关系紧张等不良情绪,要求各学校做好学生心理防护,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

德州市第九中学专门组建了一个14人的心理疏导团队,制作了心理疏导课件,各班主任在线上家访时,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知识讲解,让他们用积极的方式学会自我调适。“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疏导档案,由专业的心理疏导师对其一对一心理疏导;设置缓解压力的课程,教授学生心理调节方法,帮助他们放松和舒缓心理问题。”校长宋彦琳表示。

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海彬介绍,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各学校采用实地家访为主,网络、电话家访为辅的形式,做到普访、随访、定访相结合。“对于受疫情病例影响的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接受线上教育资源学习困难学生等,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以期通过家校共同努力,培育学生健康良好的心态。” 赵海彬说。

此外,当地还通过各级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定期开展“心与心对话”“考前心理辅导”、亲子沙盘、校园心理剧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给校园心理健康工作增添了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功在日常”

德州市实验中学开展的体验式主题班会、禹城市伦镇中学的心理课堂、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的心理戏剧课程……德州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编写心理校本教材,创设特色心理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主阵地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指导中小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珍爱生命、正确处理学业问题。

如何把心理课程效果提升聚焦到教师这一关键因素上?德州市各级教育部门注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和提升,鼓励班主任、学科教师等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推行心理心理师资持证上岗制度,让所有教师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心理教师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培训、专题论坛、主题沙龙等,加快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素养,全方位提升心理教师专业水平。

“学生心理工作是个大工程,功夫得用在平时。”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书鹏表示,除了在每所中小学都设立心理健康工作室、开设心理热线等常规动作外,德州还在市级层面统一要求各县校都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及时掌握有复学恐惧、心情忧郁、厌学逃学、亲子冲突等现象的学生,提前参与、主动介入,开展个案辅导,有针对性地予以关怀关注,做到教育、预防与干预相结合。一系列做法形成了学生心理危机疏导常态化机制,织牢了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精准服务学生”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为防止学业压力带来的焦虑等问题,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关于在中小学集中组织开展家访和心理健康疏导活动的通知》,要求根据学生年龄段不同特点,建立起严格的作业总量监控制度,避免因为学业压力增加学生心理负担。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居家,返校后面临学习及生活双重压力,德州市各学校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学生返校复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从疫情下的心理调适、复学复课适应性调适、学生人际关系调适和自我情绪调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适,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此外,德州学校还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心理问题摸排工作,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准服务学生。以德州一中为例,该校通过网络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扩大覆盖面、提升效率、掌握最真实信息。问卷收集完成并经过数据分析、分类整理归档后,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安排专门人员持续关注,精准对接纾解问题。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心态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将通过家校协作平台,带动整个社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张书鹏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