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重新发现儿童

发布时间:2020-07-15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入校课程

每年9月1日,不论艳阳高照还是秋雨绵绵,中国的每所小学都会迎来一年级的新生。

这些六七岁的孩子离开家庭,离开父母,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生活,既有渴望与向往,同时又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没有安全感。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认真地观察孩子们的行为。

2014年开学第一天,我们专门为一年级的孩子设计了入校课程。学校为小朋友们铺上红地毯,让他们自己走进校园。笑容可掬的老师站在学校门口,为每一个孩子戴上一朵“幸福花”,说一句欢迎和鼓励的话。然后,进入校园的这些孩子由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牵着走进教室,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里迎候。到了教室里,孩子们要品尝我们的“幸福甜饼”,感受学校的味道……我们还给每个孩子发一本“成长护照”。开学后第一周先不上课,而是让孩子们熟悉校园环境、老师和同学。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到图书馆、医疗室、保安室、校长室、老师办公室等部门参观,每参观完一个部门,他们的“护照”上就会盖上一枚“海关”印章。

为什么我们要为一年级的孩子设计这样一门入校课程?

首先,是出于心理学方面的考量。六七岁的孩子尚处在对家庭的依恋期,让孩子将对父母的依恋迁移到老师身上是教育生活的开始。如果没有这样的入校课程,就很难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校园的可爱。假如老师一上来就对孩子严厉批评,孩子就会感觉学校是一个恐怖的地方,就会失去安全感,不再喜欢待在学校里。

其次,是出于教育学方面的考量。孩子在家长和社会的暗示下,知道要走进校园过学习生活。孩子满怀期待和向往来到学校,如果我们一开学就上课,写作业,讲纪律,提要求,而没有给他们一个过渡期,他们就很难适应。或者说,如果我们一开学就让孩子品尝到失败的滋味,这样,教育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为孩子将不喜欢校园,不喜欢老师。在孩子们的学习道路上建设一座长长的引桥,让他们顺利登上学习生活这座桥,这是十分必要的。

再次,是出于社会学方面的考量。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依赖两种深层次的内心感觉:一是安全感,二是归属感。前者与恐惧(死亡、伤害、痛苦)有关,后者与孤独(依恋、隔离、无助)有关。开设入校课程,其实就是想让孩子一进入校园就拥有安全感,如体会校园里融洽的气氛、熟悉和蔼可亲的老师等,还想让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如接受高年级同学的帮助、整理自己的教室、参观校园、认识老师和同学等。

最后,是出于管理学方面的考量。学校设计这样一门入校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设这门课程前,开学后老师们一般是按部就班地上课。在开设这门课程后,老师们需要研究儿童的特点,改变自己,主动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样的改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帮助一年级的孩子尽快融入校园生活,让他们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就是入校课程的本质。 

为什么是一年级和五年级

许多来我校参访的校长到分校参观时,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学校如果有分校,都会把高年级或低年级学生集中放到一起。你们为什么把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放在分校?”

我刚来玉泉小学的时候,也是五、六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分校。为什么改为把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放在一起?主要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的。

一是有利于传承良好的校风。一所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是依靠一级一级的学生传承的。这对高年级学生的校园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开学典礼上总是强调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让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做示范。这既能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自律性,又可以对低年级学生起到指导作用。

二是有利于开发、利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在校园中,有些社会性工作,低年级学生是做不了的,这时候就要让高年级学生帮忙。这既可以促进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人情温暖。我们的外出远足、升旗等活动,就是让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的课间操学得特别快,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向身边的哥哥、姐姐学的。这正是利用了小朋友模仿能力特别强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的特点。从开学到现在,分校做操都是一年级与五年级的学生间隔排列,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三是有利于老师更好地关注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才六岁多,还不适应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没有安全感,不熟悉学校的规矩,在很多方面需要关照和提醒。因为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差比较大,因此对散落在校园里的一年级学生老师更容易分辨,能更好地保护他们。上学、放学、集会、就餐、做操、上下楼梯等的时候,都是五年级的学生让着一年级的学生。

四是能有效防止同伴欺负现象的发生。校园如同小社会,因此免不了同伴欺负现象的发生。这种现象不可能根除,但是可以想办法尽量避免。假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发生这种现象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如果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去欺负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连他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受到同学们的耻笑。我在分校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点:五年级的学生都很自觉地像哥哥、姐姐那样对待一年级的小同学。

孩子来学校不仅仅是上课,还要交朋友,交换新闻,交流经验,分享观点,在同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习得社会角色和经验……最终,慢慢长大成人。

为什么是数学引桥课程

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学所有的基础学科中,数学是孩子们感觉最难、最乏味的课程之一。更可怕的是,许多孩子由此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习兴趣逐步降低;还有许多孩子到高年级时对数学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数学。到了初中,不愿学数学、数学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旦小学阶段打不好基础,到了中学就很难持续进行学习。

为什么一年级的孩子对数学学习过早地产生畏难情绪,并失去兴趣?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六岁多孩子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皮亚杰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守恒实验,证明此时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虽然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依然不能进行抽象思维。随着分类和排序知识的获得,儿童学会了思维的可逆性,同时思维逐渐去集中化。而去集中化是该阶段儿童成熟的最大特征。我曾经在山东的幼儿园4个大班120个小朋友身上重复过皮亚杰的守恒实验。实验表明,98%的小朋友符合皮亚杰的结论。同时,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对120个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高达80%的小朋友依然符合皮亚杰的结论。

二是数学的学科特点,进一步增加了一年级孩子学习的难度。数学不像语文,它具有抽象的特点,加之我们的数学教材偏难,孩子们学习起来自然就感到困难。

我们认为,要解决孩子们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和难度过大的问题,就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结构特点,在他们正式学习数学之前搭建长长的引桥课程,让他们带着兴趣顺利地走上“桥梁”,渡过数学这条“长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诸多生字(据统计大约有80个),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即使出现了,也是在文学情境中,到了数学课上,孩子们理解和运用起来依然十分困难。孩子们不认识字,不理解其数学意义,这显然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因此,我们开发了数学引桥课程之一——数学识字,把生字放到数学情境中,并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让孩子们先识字再学习数学,试图解决他们学习数学的困难,并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产生和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随着语文识字量的增加,我们在数学识字的基础上开发了数学引桥课程之二——数学阅读。我们提供大量与数字、数学相关的故事、儿歌、童谣等,让孩子们阅读。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与语文教学相匹配,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二是让孩子们加深对数学教材中字、词、句的理解;三是让孩子们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朋友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感觉好玩。任何课程,如果孩子们感觉不好玩,甚至感觉它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其学习行为就难以发生。开发数学引桥课程之三——数学游戏,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到数学是一门好玩的课程,而不是让人讨厌的课程。在孩子们完成数学识字、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游戏和动手活动,让他们学习排列、组合、找规律等。这么做的目的,一是可以保持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发展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为他们下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以往我们实行语文、数学分科教学,这就像让孩子们一边吃菜一边吃馒头,需要他们自己在胃里进行混合。这增加了学习的不确定性,甚至降低了学习效率。现在,我们一年级的老师实行包班制,他们具备对语文、数学课程进行统合的条件和能力。这样,就像把蔬菜和面粉先做成饺子,再让孩子们吃下去,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从改造课程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负增效,是我们的尝试。在试行过程中,还需要包班老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饺子”包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有营养,这样才会培养出“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


QQ图片20200715172021.png


《重新发现儿童》

高峰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