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28 作者:郑萼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现代化治理的必由之路。首都师范大学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思想引领、提升组织引领、加强作风引领,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

关键词: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努力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

突出政治引领,把牢 “方向盘”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引领对于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引领教学育人方向、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发挥着根本性作用。

1.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及北京市委《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加强政治建设任务清单,列明具体任务266条,将政治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

2.坚持“首师大姓‘师’”的定位。坚持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在主动融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积极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中,大力推进中国特色、首都气派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增加师范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修订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供给能力及水平全面提高。聚焦基础教育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深化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建立教科书博物馆、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构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北京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毕业生在首都基础教育一线就业数量持续增长。

3.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注重民主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有机结合。深化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依法依规办学治校,健全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的师生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完善和落实院(系)党组织会、党政联席会制度,推进系(教研室)务会制度,规范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议事决策机制。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 “生命线”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夯实思想根基,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用新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成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研究阐释平台、大学生理论学习教育平台和教职工理论研讨长效平台,多措并举打造思政“金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把好“十大重点关口”,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入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探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融合融通的育人新机制,以教师“入心”促学生“入脑”,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师生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3.把师德师风摆在突出位置。创建“六个着力”师德建设工作模式,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着力抓好新入职教师、研究生导师、教学团队等群体的师德教育,每年九月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开设新教师入职“第一课”、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举办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编印师德风采录、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师德实践,出台并落实师德考核等相关制度,将思想引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贯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提升组织引领,夯实“战斗堡垒”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高校党的建设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高标准抓干部队伍。全力打造与“双一流”建设相匹配的干部队伍,建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完善干部选任机制,选优配强院系党政领导班子。着眼干部治理能力提升,有计划、分层次、全覆盖地开展干部集中教育培训。注重培养优秀年轻干部,选拔青年教授挂职学校机关副处级岗位,涌现出援藏干部、“第一书记”等多名获市级表彰的优秀干部。

2.重规范抓支部建设。落实“支部建设年”,从“全、严、实、新、恒”着手,确保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落实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建立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党支部制度、纪实制度、补课制度等。加大临时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重大任务及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把党的旗帜插在高质量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广泛深入开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师德师风大讨论大落实等主题党日活动,着力将党支部打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动力引擎。

3.强机制抓书记队伍。实施“领雁工程”,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坚持双融入、双带头,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把好选任关;通过院系级单位党组织书记“领雁论坛”、党支部书记“2345”培育机制等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把好培育关;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激励机制等,压实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把好履职关。

加强作风引领,营造“良好生态”

党风决定政风,党风正,政风就正,校风、教风和学风自然正。高校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1.强化政治监督。把政治监督纳入学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指标体系、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纳入校内党委巡察、纳入纪委日常监督重点。突出贯彻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开展监督,先后对国庆重大任务、政治建设任务清单落实情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等工作进行专项监督;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监督,聚焦课程、教材、论坛等进行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突出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开展监督,对学校及部分院系级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

2.强化日常监督。每逢节庆节点,通过学校会议、短信平台等方式,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廉洁提醒。针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公车管理、出租车使用管理等不规范问题,督促主责部门再规范,严防“四风”反弹。督促二级党委、基层党支部发挥日常监督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日常提醒、提醒谈话、约谈等,并将谈话情况纳入学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年终检查考核中,推进日常监督基层化、日常化、全覆盖。

3.强化纪律监督。将警示教育与执纪审查融为一体,制定“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工作流程,召开学校警示教育大会,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教师警示手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处理群众信访举报工作,推进校园政治生态向更加风清气正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提供坚强政治和纪律保障。(作者郑萼,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