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却咏梅)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52部)》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23个)》,并就进一步做好古籍保护利用工作提出要求。
文化和旅游部自2018年启动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共收到全国各级古籍存藏机构共3981部古籍申报第六批名录,27家单位申报第六批重点保护单位。2019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全国古籍评审工作启动会,对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本次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汇总整理、专家评审、现场考察、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一大批我国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载体形态、不同装帧形式的重要古籍和各系统条件比较好的古籍保护单位,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多元化的特点。
从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发现了一批珍贵典籍,如孔子博物馆的《乾隆御定石经》,为内府御制墨初拓本,自嘉庆元年赏赐孔府后,保存至今。二是涌现一批名家稿抄校本,如上海图书馆的范钦辑《建安七子集》,卷首题辞、小传、目录及书眉所注诗文出处均为天一阁主人范钦手迹,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三是入选一批彩绘本舆图,如国家图书馆的《北京内外城全图》,是一幅绘制精细、内容丰富的京城彩绘大地图。四是收入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是早期印刷品实物的重要例证。五是少数民族珍贵古籍品种丰富,如藏文《仁普地域志》《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蒙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其中藏文《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为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首次入选的清铜版印本,蒙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的例证。
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后,将指导各级古籍保护中心和古籍收藏单位进一步加大珍贵古籍的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对破损珍贵古籍进行修复;促进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不断改进存藏条件,完善管理办法,确保珍贵古籍的实体安全;推动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加强对珍贵古籍的诠释和解读,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华优秀古籍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古籍保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