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建成教育强国必先强基党性修养

发布时间:2020-11-23 作者:李鸿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科学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其中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性保障和决定性力量,打造一支甘当人梯、堪当大任、成就事业的教师队伍,必须先强基其党性修养。

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党性修养。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理论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建设教育强国,既要有伟大理论作指导,更要有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好学生,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掌握精髓,推动工作。

在对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要求中检视党性修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是我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必须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标准要求,不断检视我们的党性修养,常照镜子、多照镜子,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在破解“两个大局”的生动实践中锻炼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面对“两个大局”的考验,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回答好钱学森之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作为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必须彻底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趋势,也必须在破解“两个大局”的生动实践中锻炼我们的党性修养,甘当人梯,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在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青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李鸿斌)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