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吃鸡”毁一生,网游穷三代,我这样“扶起”农村孩子,实现家庭跃升

发布时间:2020-11-25 作者:陈立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杂志

今年2月底,在疫情稍稍缓和了一点之后,台江民族中学随即展开全覆盖式家访。我们走遍了全校3000名学生的家庭,教师们都非常认真,非常辛苦,给学生带去了指导与鼓励,给家长也带去了指导与信心。我也和教师们一起走进了40多个学生家庭。

家访中遇到那么多的家长没上过学,不会说汉语,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一定是存在问题的,由于近一半的家长都外出打工了,办农民业余夜校都有困难。所幸的是,他们的孩子基本都在学校读书。几乎所有家庭,孩子接受的教育都超过了他们的父母。这让人备感欣慰,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让贫困地区的万千家庭实现从“文盲、半文盲家庭”到“知识家庭”的跃升。

“吃鸡”毁一生,网游穷三代

2017年暑假后开学,浙江大学来我校支教的教师发给我一张图片,是浙江大学新学年欢迎新生入学挂的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吃鸡毁一生,网游穷三代”。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手机的出现全世界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现在的年轻人,受手机和网络的影响太大了,被毁了的也大有人在。贫困地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本来就少。

开学后不久,一位从高一开始就多次在就寝后玩手机的高二男生,又一次被发现玩手机。学生处主任告诉我,就学校对学生的处分等级而言,已经没法再往上加了。班主任把学生带到我办公室,同时也请来了在县内打工的家长,准备让家长带回家停课反思一周。

在我办公室,家长看到我就开始不停地数落儿子的不是。通过学校办公室本地教师的翻译,才知道家长说的是暑假期间孩子在家机不离手,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有时连吃饭也要叫上好几遍。家长说自己没有读过书,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偶尔叫孩子一起下田帮忙干一点活,他说不去,因为要做作业,其实都是在家玩手机……家长还在说,就在这时,站在一旁双眼蒙眬的学生突然对着父亲冒出一句:“瞎嘿哇!”意思是说:“你不要烦了!”我也怔住了,这老子和儿子的位置颠倒了。

通常叫家长来学校,是想借助家长的力量来一起教育孩子。但只要家长看到学校的老师就告孩子的状,说孩子在家里怎么怎么不听话,一般来说,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不可指望的。

很明显,这个学生让家长带回去也是不可能有什么教育效果的。我对学生说:“既然你放不下手机,那么喜欢,玩游戏比读书、吃饭、睡觉更要紧,就索性让你先玩个痛快再说。停课一周期间,你就在我办公室斜对面的会议室玩手机。你父亲作为你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的责任,让他也陪你一周。饭卡交给你父亲,一日三餐由你父亲从学生食堂打了饭菜给你送来。什么时候你觉得玩过瘾了,想要读书了,就过来告诉我,同时把手机交给我,由我来替你保管,然后我再与你约法三章。你先考虑一下。”说完,我就走开了。

我请家长到学校办公室,进一步了解情况。这是一个离异家庭,父亲没有上过学,母亲读到小学三年级。因而父亲留在本地打零工,干一些粗活,母亲在广东打工。家里有三个孩子,在我校读书的儿子是老大,就在他上初一的时候,父母离异了。至于为什么离异,这位父亲说,“可能嫌我没文化,总说我太笨了”。

回到校长室,我让学校办公室的同志把会议室的门打开,然后学生处的同志请学生过去。不料这时学生像钉子钉着一样,怎么也拉不动。看来他已经排除了我提出的方案,但我还是觉得不能让他回家去反思。所以我就又加了一句:“要不这样,可能你父亲没有读过书,与你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先让你父亲回去,把你母亲也叫来,一起陪你。”有关家庭变故的情况,我特地装作不知道。也许这话有点刺痛他了,僵持了一会儿以后,他开口了:

“校长,我现在就想读书了,能否现在就让我进教室读书。”

“那不行,还有一周的停学反思处分呢。”我说。

“我一定不会再玩手机了,这一次请学校一定相信我。而且我会把所有落下的功课都补起来。”

“我凭什么相信你?”

“我写一张保证书放在你这里,再违反,就开除我。”

“好吧,我就信你这一次,保证书上要有你父亲签名担保。校长不会开除学生,但接下来本周末放假,你来找我,你帮我带路,我顺便去你们寨子做一次家访,也想去看看你的家。”

自那以后,这个学生没有在学校玩过手机,学习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高考成绩超二本线34分。

天误人误不自误

我在一次次家访中发现,不少家长没有上过学,有的小学没毕业,有的初中没有毕业。这还是发生在全县所有初中毕业生中成绩在前50%的家庭。全县的情况可想而知。

通常情况下,母亲没有上过学的家庭特别多,她们只会说苗语,不会说汉语;而母亲在孩子从小开始的启蒙教育中又担负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有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如果我们把自然环境的大山重重阻隔、“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看作是对孩子的“天误”,把家庭教育的相对缺位看作是对孩子的“人误”,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天误人误不自误。

学校开展内容广泛的励志活动,如设立“励志日”,栽种“志向树”,开展“励志教育演讲比赛”等。学校挂在教学楼的对联有“不早恋,不‘吃鸡’,立志成才,天误人误不自误;更自律,更勤勉,博观群籍,潜心专心更净心”,以此来营造自强不息、发奋求知的氛围。与此同时,学校依据年级特点开设相关内容的班会课(详细内容如下页表),由专人负责做好PPT,全年级班主任先培训后使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年级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做好高一新生的适应性心理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等非常重要。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必须精心设计组织好每一次班会课。

我要求班主任充分发挥团支部、班委会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整体策划和实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参与中感悟,在过程中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后喻文化与家庭过渡

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民众整体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是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学校作为提升民众整体文化素养水平的主阵地,不但要做强学校教育,还要承担起引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责任。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时代划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 她指出“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后喻文化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在现代通信、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晚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她认为,后喻文化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

孩子的智商与父母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相关性不是很大,但父母的期望值将决定孩子的抱负水平。在我校,目前的在校学生普遍比家长文化素质水平高,无疑处在后喻文化时期。他们将成为从“文盲、半文盲家庭”到“知识家庭”的过渡一代,就学校教育而言,这是最为困难的历史阶段,也是教育脱贫攻坚的瓶颈所在。其中的困难就在于孩子在得不到家庭教育高期望值的情况下,成为家庭开创性的过渡一代。我们的工作就是以扶家长的志、扶教师的志、扶学生的志为切入点。

扶教师的志,才能盘活“家庭过渡”的整个系统工程。在教师大会上,我问全校教师,你们的父母有多少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者寥寥。这说明我们的教师是“家庭过渡”的成功一代,他们的孩子一般不会再出门打工。处在“后喻文化”历史阶段,教师需要有大胸怀、大格局,需要有知识分子的情怀与坚守,需要在自身家庭实现了跃升的基础上,去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过渡。在民族地区,教育者需要在这一基础上来理解手头的这份工作。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就在于,为万千家庭的成功“过渡”而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育。

扶学生的志,重要的是承担起一份家庭跃升的责任与担当。在学校的学生大会上,我反复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你们要勇于承担起从‘文盲、半文盲家庭’到‘知识家庭’跃升的责任。处在‘后喻文化’阶段,你们不要抱怨父母,也不要把这种责任再留给下一代。处在我们党领导全国14亿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时期,你们生逢其时,绝不能放过家庭跃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出生在相对贫困的家庭,这是事实,你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家庭,但你有机会选择并打拼自己的未来。山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这让你获得了通过自我奋斗拼搏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以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充满希望;人生比拼的不是起点,而是过程,是结果;大山重重阻隔,可以挡住你的视野,但挡不住你的梦想,可以局限你的阅历,但限不住你的斗志”。过去,我校学生考上大学基本都选择在贵州省内就读;2019年,我校高三毕业生全部上了大学,而且走向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台江每年初中毕业生在2000名以上,我校招生1000名,2020年台江职校高三有81名学生。部分学生没上我校分数线的可能去凯里读书了,还有一部分可能因为台江职校的专业不对口,去其他职校读书了;这两部分加起来应该也没有多少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初中毕业就选择就业了,他们的家庭“过渡”可能又要等到下一代来实现。也因此,要实现从“文盲、半文盲家庭”到“知识家庭”的跃升,需要一到两代人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扶家长的志,相对比较难以着力。首先家长外出打工较多,近年来我们通过家长会,通过班主任与家长保持联系,或者通过驻村干部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通过每年高考后的送喜报活动,宣传“考上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政府、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清醒地看到,通过一到两代人的努力,这种家庭的跃升和变迁是完全有希望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而这个跃升过程是最为困难的时期,需要各界各方统一认识,担当尽责,共同努力。我想,只有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适龄阶段享受校园文墨的熏陶,教育才能真正更快、更好地促进家庭的跃升和变迁。(作者陈立群,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原校长)

来源:《人民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