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想,我们“汇”在一起

发布时间:2020-12-21 作者:本刊记者 季昕 特约记者 郭宁 麦慧婷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2011年12月1日,黄飞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这一年是菁英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对黄飞来说,这个“新鲜”的计划既让他喜悦好奇,又让他忑忑不安,但他内心深处隐隐感觉,这将是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那一年,共有38位青年学子受菁英计划资助奔向异国他乡求学。

在攻读硕士期间,马旭有了出国读博的想法,那时正是菁英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二年。在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做交换生的半年里,他开始详细了解比较国家各类公派留学项目,最终,菁英计划成为马旭坚定的选择。联系学校、准备材料……充分的提前规划让马旭顺利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2013年硕士毕业后,马旭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0年9月14日-18日,新一届35名菁英学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行前培训。如今,他们已陆续奔赴海外,就如同他们的前辈一样,踏上了承载梦想的留学之路。

才聚·乘风破浪

2020年,菁英计划走进了它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菁英计划已资助352名青年学子,他们中有广州人,有外乡人,他们因菁英计划与广州结缘,他们带着这份与广州的牵挂向世界出发,一路摸爬滚打、收获成才。

许细薇来自湖北,2013年,为了寻求专业上更好的发展,她来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能源研发方面的研究。许细薇所在的课题组是该领域中拔尖的,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使她在学术上收获颇丰,个人能力也获得了增长。成长过程往往都是痛苦的,许细薇也不例外。“刚去时好多技术没见过,他们用的那些设备我也不会用。一切只能自己去学,要先学习这些机器的原理、操作的流程,然后再学习参数怎么设定,等等。”从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到向专门负责设备的老师求助,再到与学校层面的沟通,许细薇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周欣是河南人,本硕均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是化工吸附分离。2013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后,那里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全新的科研环境让他受益匪浅。“国外团队在做基于人工树叶的太阳能转化,也在研究从海水里提取核燃料的技术。人工树叶利用太阳能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同时平衡自然界的碳循环,可应对工业界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双重挑战;而海洋中的铀储量是陆地矿藏的700倍,对保障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项目都是以化学为基础,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关键问题切入,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将深刻影响数十年之后的能源工业发展格局。”在菁英计划支持下,周欣触摸到学科发展的前沿。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全宇晖起初并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我又不是写不了文章,也有渠道发表好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去国外呢?”2011年,在导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全宇晖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进行图像复原与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在新加坡,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已经习惯于“家长式”培养模式的他有点不适应。“国外的导师不会直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我问他一个问题,他会像苏格拉底一样反而再问我三个问题,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引导我去思考解决自己之前提出的问题。”不仅是教学模式,留学所遇到的不同还有许多。全宇晖没有想到,做研究原来也可以拥有大格局。“以前在国内时,我一做出研究成果就写文章,之后再有就再写,每个研究成果是相对独立的。到了这里后,他们希望我的研究是有关联、不断向前发展的,所写的文章之间都有‘故事线’,围绕某个核心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把所有研究串连起来,建成一个‘王国’。”全宇晖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初作出了出国留学的选择。

p43.jpg

黄政源

同样是广州人,黄政源自小便渴望探索未知、体验不同。他的家乡是广州番禺,得益于广州的蓬勃发展,番禺10多年来的变化日新月异,在为家乡高速发展感到自豪的同时,黄政源决定出国去看更大的世界。2018年,黄政源来到距家乡1万公里外的英国伦敦,开启留学新生活。留学给黄政源带来的收获不只在学术方面。“当漂洋过海的那一刻我才领悟到,其实我一直想要跨越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思想上的。”从探索客观世界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黄政源在跨越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王丹读硕士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在投稿过程中她却发现,相似的工作量和相近的研究,中国人被拒稿的概率总是比较大,她问导师原因,导师回答:“因为中国起步比国外晚,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尚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国际上对中国学者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但是他们越否定,我们越要证明;他们越拒绝,我们越要让他们承认,中国的科学正在飞速前行。”导师的话让王丹决定在毕业后出国留学,不仅学习国外的知识和理念,更要向他们展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崭新风采。2019年,王丹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在这里,她不再被称为某某学生,而被统称为中国人。“我的一言一行突然背负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重量,我的面孔也化为国家的小小缩影。我开始明白了读书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留学就像一场洗礼,每一位菁英学员在这场洗礼中,都完成了自己从0到1的跨越,他们乘风破浪,成长、成才。

广聚·此心安处是吾乡

何谓“菁英”?有人说,“菁英”是年少有为、有干劲有闯劲的一批年轻人的聚集;也有人说,“菁英”因年轻才有冲的动力,是可以创造无限可能、不断突破自己的青年。

p44.jpg

2018年,马旭进行博士论文答辩

在马旭看来,“菁英”二字还承载着期许与责任。“刚申请到菁英计划时,我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出国后我也会非常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是广州市公派留学项目菁英计划资助的学生。再后来,我感到身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对得起‘菁英’这个称呼,要不断努力,成为真正的‘菁英’。”留学期间,马旭进行的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偏重基础理论和机理分析,留学让马旭清楚看到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以及中国目前所主导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现在做科研的侧重点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现在更需要做的是能落地的科研。”马旭希望回国后能从事应用型研究,将过往所学与市场结合进而转化推动产业发展。马旭所在的实验室与国内相关领域的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合作关系,这些高校、科研院所每年也会去马旭留学的国家宣讲延揽人才。因为早已打算回广州发展,马旭最终选择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马旭回国已近两年,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和建设工程耐久性相关的科研、产品研发及技术咨询工作,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获得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参与编制多部行业协会标准和广东省标准。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国家在基建等方面也正向着绿色化、现代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荷兰一直以来在固废再利用等方面有良好基础,马旭也希望能以广州为依托,在中荷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以科研创新推动产业、服务社会发展的想法,马旭没有辜负菁英计划对“菁英”的期许。

2016年,周欣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师资博士后,并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凭借入职以来良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发展能力,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周欣的教育经历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背景,在国内从事的化工研究工作属于工科,到美国后的化学研究工作属于理科。科学让他探索自然掌握规律,技术让他应用规律改变生活。围绕化工分离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开展工作,是周欣的研究理念。身为一名教师,周欣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希望探索发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外,还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研究探索中。同时,周欣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以独特的方式鼓励学生保持批判性的学习态度。“第一节课,他们不认识我是谁,那就谎称我是来替课的助教师兄,告诉他们这门课的学习其实很简单,然后把高中教学的套路说给他们,让他们听上去觉得似乎挺有道理。等到上课铃响时,我就再问一次,刚才我说的话有真有假,你们来告诉我哪些是假的并说出为什么。严格来讲,‘有真有假’都是假的,毕竟很多细节相互矛盾,仔细听可以分辨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并积极进行批判性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透彻。

p45.jpg

张群

“当你看过世界,再决定你降落的地点。”张群的硕士阶段是在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修读应用数学专业,之后转而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14年9月,张群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进行金融复杂系统、资产泡沫探测、机器学习、计算金融、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看过世界”之后,张群选择“降落”在广州,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的一名教师。正如那句——“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留学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改变了她,培养了她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思考,也不断激励她勇于求知求真。在教学过程中,张群也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学生传达“学贯中西”的理念,让他们知道——在已知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等待他们去探索。

在华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时,许细薇还信誓旦旦地说将来肯定会回武汉工作,然而在广州读完硕士后,她又继续在这里读了博士并出了国。“我已经习惯了在广州的生活,也适应了这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最后,许细薇选择回到广州。她先后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加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项目。随着学术成果的不断累积,许细薇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中也经常会收到各地抛出的橄榄枝,但许细薇并未心动,她认为,一个城市是否能留住人才不一定取决于待遇,而是要看这个地方是否适合自己发展,包括这个城市整体的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2013届菁英学员谢登辉。用他的话说,自己的生活圈子早已与广州相融,而他和家人也享受着现在的生活状态和节奏。“金钱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衡量所有选择的唯一标准。”谢登辉觉得,留在广州没有选错。

陈贞丰2011年受菁英计划资助留学,返穗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作已有多年。2017年底,为了适应新时代需求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建设,学校自动控制系计划对所在的自动化专业申请IEET工程教育认证。由于是首次申请,大家都没有工程教育认证申请的工作经验且各自都有教学科研任务,申请工作一时难以展开,作为自动化教工党支部书记的陈贞丰联合系教研室召开动员大会,商讨并制定出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的时间节点安排及要求,并在此后逐一落实各环节。终于在多方努力下,自动化专业于2018年通过了IEET工程教育认证,也是凭借此次认证,学校自动化专业于2019年顺利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

如今,学成归穗的菁英学员已逐步成长为各领域人才队伍中的骨干,他们不仅为用人单位注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新鲜血液,更是为广州创造了一批标志性的人才创新成果,将广州的创新名片推向世界。截至目前,回穗服务的菁英学员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或荣誉奖项76个,获得省级人才计划资助或荣誉称号42个,获得市级资助项目24个。

p46-1.jpg

邓厦和他设计的菁英计划标志

正如扬帆远航的帆船,青年学子们从广州出发走向世界,当他们学成归国亦如帆船回到港湾,一年又一年,他们传承着菁英计划的使命,这也正是菁英计划标识设计的核心思路。设计者恰恰也是菁英计划受益者、2016届菁英学员邓厦。“扬帆远航代表着学子们负笈海外不畏艰险的魄力和决心,同时暗含着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印记。将菁英计划的英文缩写GEP通过设计变形融入到风帆中,既代表菁英计划是学子们扬帆远航的依靠,也隐喻着另一个内涵——归程。归程,需要家的指引,高高耸立的广州塔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每到夜晚都绚烂无比,这是来自家的呼唤。”

情聚·“汇”在一起

相信每一位菁英学员都难以忘记自己这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但更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是菁英计划大家庭给予他们的温暖和柔情。

“世间一切总是冥冥中注定,就像当有同学询问我是否要去北京大学的留学奖学金宣讲会时,我也未曾料到这将是我与菁英计划缘分的开始。”在宣讲会上,王超第一次结识了菁英计划。2016年7月,王超于清华大学材料系毕业,毕业答辩、手续办理及出国留学材料准备等事宜一时间蜂拥而至,更因为出国留学的原因,王超在反复折腾了半个月后,各种手续的办理依然无果。在听闻王超的情况后,广州留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专门打电话给王超,为其讲解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同年9月,王超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p46-2.jpg

陈日(右)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原院长M.Jamal Deen的合影

2015年,陈日入选菁英计划,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伊什瓦·普里(Ishwar K. Puri)。在2016年和2017年的海交会多伦多推介会上,陈日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怀,特别是广州市有关领导对当地菁英学员致以节日慰问并十分关注他们在外求学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从行前培训到学生在外管理,广州留服中心的老师们都提供了周到贴心的服务,还为学员建立了交流平台,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平台求助,还可以在课余组织一些活动。”

不仅在选拔、评审、公示及学生在国内外的服务管理方面开展工作,广州留服中心为回到广州的菁英学员们搭起更多平台,从学术交流到经验分享,从公益科普到智力帮扶,菁英学员间的联系愈加密切,“菁英力量”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凝聚。

p47-2.jpg

“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前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p47-1.jpg

2018年8月13日-16日,菁英计划举办为期5天的行前培训,内容涵盖危机处理与管理、西方文化礼仪、国外生活保健、往届菁英学员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内容

p47-3.jpg

2019年4月24日,“海归博士进校园”活动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中学,菁英学员为该校学生开展科普讲座

2016年8月,由2012届菁英学员郭靖发起的“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前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活动邀请来自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及行业顶尖科研人员围绕机器人智能技术等热点话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研讨会受到广州当地企业的关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邀请与会青年学者到企业参观并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指导;同年底,菁英计划首次亮相海交会,2014届菁英学员赵光宇邀请导师——瑞典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评委苏尼·斯文贝格(Sune Svanberg)参会并为菁英计划站台助威,会上菁英计划五周年成果展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工作者的目光;2017年6月,首个菁英学员学术交流日活动举行,近20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菁英学员参与,活动促进了菁英学员间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2018年1月,来自科研、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等多领域的40位菁英学员赴清远开展智力帮扶活动;2019年,菁英计划品牌活动“海归博士进校园“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龙口西小学、英东中学举办,海归博士将家国情怀、核心价值教育、科普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希望以此使学生们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责任和使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数百名菁英学员前往广州国际媒体港参加献礼活动,在广州塔下高举国旗,共忆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兼程,齐声共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母亲献礼。

p48-1.jpg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百名留学博士相约羊城唱响爱国乐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视频

p48-3.jpg

越来越丰富的活动也推动了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谊会(以下简称“菁英联谊会”)的诞生。2017年12月21日,菁英联谊会成立,联谊会由菁英学员自发组建,旨在搭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进、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2020年9月17日,菁英联谊会正式落户广州归谷科技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国内口罩供应十分紧张,1月25日,在广州留服中心组织下,菁英联谊会理事郭靖在“广州市菁英计划联谊会理事群”发起倡议,希望能集结菁英学员之力,开展募捐行动驰援武汉。倡议发出后,身在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的菁英学员纷纷响应,在国外购买相应物资寄回国内,协助联系航空公司及物流公司将物资尽快运输到对接的医院……当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后,尚在海外的菁英学员也成为广州留服中心和菁英联谊会的牵挂。于是,菁英联谊会又将在国内采购的口罩分别寄给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菁英学员。在这场相互驰援的战斗中,菁英学员们守望相助。

p48-2.jpg

菁英联谊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募资物资活动倡议

曾经是菁英计划的受益者,如今,返穗的菁英学员也成为菁英计划发展的助推者。他们现身说法将菁英计划推荐给身边更多的人;他们发起并组织行业国际专家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外研究团队及优秀导师来穗参观交流,在助力广州发展上发挥示范效应;他们为菁英计划建言献策,希望菁英计划可以在未来成为广州一张亮丽的名片。2020年菁英计划的项目评审工作首次尝试引入“以老评新”的审核模式,往日的学员成为今日的评审,看到现如今的申报材料,郭靖感慨道:“现在学生整体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从申报情况就可以看出菁英计划知名度的发展,吸引了很多不错的学生。”在当天的评审中,不少老学员都希望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菁英计划推动项目持续发展,如在国外院校选取上不唯排名论。“在国外,有不少知名实验室所挂靠的大学排名并不一定很高,可以让老学员推荐一些在研究领域中受认可的机构,再由专门的评审专家评定。”郭靖说。

p49.jpg

超(左一)和杨超男(左二)参加陈睿(左三)和周欣(右一)的婚礼

菁英学员在交流中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情谊,在生活中汇聚成共同的大家庭。2020年7月,国内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高铁和航班的交通防疫管制措施使长途出行受到限制。而就在这个炽热的夏天,在骄阳胜火的湖南益阳,两位菁英学员正在举办他们的婚礼,新郎周欣和新娘陈睿(2014届菁英学员,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婚礼现场惊喜地发现两张熟悉的面孔——韩超(2014届菁英学员,留学法国巴黎六大)和杨超男(2016届菁英学员,留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他们都是陈睿的好友,因菁英计划而相识,因学术上的交往和切磋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即使千里,即使障碍重重,他们也驱车从广州赶来送上真挚的祝福。此次见面,也是疫情后菁英联谊会的第一次线下聚会,杨超男和周欣分别是菁英联谊会的会长和秘书长,他们总结了疫情期间国内外菁英学员相互驰援联手防疫的工作,也为下阶段的健康公益宣讲进行筹备工作。

一群优秀的青年人因菁英计划而汇聚,不仅组成小家庭,也汇聚成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着广州。毕竟,相似的人总是“汇”在一起。

就像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才、广州、世界紧紧相连。

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