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应然诉求

发布时间:2021-01-15 作者:赵伦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关系的科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渗透性作用。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教育的应然诉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教育的风向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妥善应对民族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根本举措。2020年11月24日,国家民委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和深化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民族教育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重要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进一步强化“五个认同”。无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强化“五个认同”,其本质都是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重视和挖掘民族教育的发展优势,即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社会等因素的协同共生为内在动力,依靠民族教育传承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制度创新保障和推进民族教育发展。在学校这一汇聚多民族文化的平台,通过教育来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强化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发展民族教育的有力抓手。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国民族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依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亟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类人才。民族教育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具有民族地区适应性、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培养的人才顺利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更有效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赵伦娜,云南财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云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D19005)。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