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党史学习教育|​西南大学:唱响觉醒年代青春之歌

发布时间:2021-04-19 作者:胡航宇 关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关耳)“华北区军委书记、红三军政委、太行山八路军烈士……5位红岩烈士、1位朝鲜战场牺牲女烈士、1位‘一二一’运动烈士、5位剿匪征粮烈士……”4月18日,在西南大学庆祝建校115周年《校史之夜》(第一季)的专题晚会现场,学校校史馆首次发布了校史烈士名录。当一帧帧烈士的照片、一束束白菊花出现在大屏幕上,不少观众的眼睛湿润了。

“真没想到,我们的校史上曾涌现这么多的英雄烈士。”新闻传媒学院学生张亚雯说,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和保卫新政权而牺牲的烈士英雄事迹,让我受到强烈震撼,这是一次灵魂洗礼,也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

晚会以讲述为主,再现了1906年川东师范学校创立至1950年原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成立那一段变迁史。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郑劲松告诉记者,上世纪20年代,张闻天、萧楚女、杨闇公、恽代英等共产党人都在重庆的川东师范学校任过教员,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被党史专家认为是当年重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开辟蚕丛,美哉禹功。日月双悬,江河万古,文化仰文翁……努力努力,普及平民教育,教泽永春风。”晚会上,校史宣讲团重新翻唱了四首老校歌。“很多歌谱已经字迹模糊,有的歌谱档案已因年代久远……这些校歌是当时的著名学者、诗人赖以庄和音乐家吴伯超、杨仲子、贺绿汀等人创作,歌词典雅,旋律优美,特别是含义隽永深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充分反映了当时进步师生的爱国与民主情怀,这些觉醒年代的青春歌曲真值得重唱!”郑劲松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天,我们把‘四史’学习,特别是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史学习结合起来,就是积极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转化成我们的教育资源、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更好地学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百年办学精神,发挥校史育人作用,在历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动力!”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洵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