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发布时间:2021-11-10 作者:曹淑敏 徐惠彬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高校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一流学科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作出一流科研贡献,形成一流治理能力,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空天报国”精神,突出改革、突出创新、突出特色、突出实干、突出贡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贡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北航智慧”。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要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有力贯彻落实。高校要充分发挥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形成世界一流科研能力,产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

提高理论武装水平和政治站位。高校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肩负党中央赋予的使命责任。北航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实际思考落实举措,通过专题研讨、学院联学、班子务虚会等提高学习质量。建立了学院党委书记联席会、院长联席会和管理服务联席会“三大会议”机制,实施覆盖全体师生的“学习日”制度,推动中央精神上下贯通、直达一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努力争一流、作表率,当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排头兵”。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制度安排。高校党委要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北航坚决执行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常委会负责党的建设、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安全稳定、干部队伍等工作,统筹谋划和决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两校区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校长办公会负责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落实推进党委决议。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会前专题研究,建立了分级分类决策机制。党委书记、校长传承发扬“党政和谐、团结进取”的好传统,建立了定期沟通交流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对落实中央精神、工作要点和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决议的情况进行督查,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听取两校区搬迁、分系列评价改革等重大工作进展。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北航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构建党政协同、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制定并落实学院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出台系务会制度,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重要事项。定期召开支部书记联席会/系主任联席会,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

推动党建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抓党建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提高办学治校水平上。北航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双一流”建设全过程。坚持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重大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共同研究编制学科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和“十四五”规划等。坚持党建与业务部署同步,依托校党委、学院党委、师生支部建立了三级工作体系,明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共同责任人,党政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在学院党委书记联席会、院长联席会上全面部署党建和业务工作,把业务工作纳入师生“学习日”内容。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力,充分发挥党建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政治优势,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坚持党建与业务考核同行,把重大业务工作完成情况纳入校内巡察和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检查范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学科体系

北航坚持以质量、贡献和特色为导向,强化有组织的学科建设,深化交叉融合,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

突出优势特色,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北航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医交叉的一流学科体系,提出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方针,推进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出台学科建设方案、五大学科群建设方案和32个一级学科建设方案。其中,航空航天学科群明确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空天科技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5大重点方向,信息学科群明确了“支撑空天强国战略,引领信息科技变革”的目标以及7大重点方向。学校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支撑工科发展。5个专业实施“强基计划”,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施精品文科战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化医工交叉,推动工科优势与医学融合创新。

压实各级责任,建立学科工作体系。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本单元,要有组织地推进学科建设。北航建立了“学校-学科群-学院”三级体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群为载体,以学院为主体,实现了学科建设的整体谋划、关联协同、整体推进。学校层面成立了学科建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决策。学科群层面成立了五大学科群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研讨交叉学科方向、公共平台建设、“双一流”经费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学院层面成立了26个一级学科工作委员会、聘任326名教授担任委员,负责学科重点方向论证和具体实施。

强化全局统筹,深化学科交叉融合。高校要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优化机构,搭建平台,深化交叉融合。北航统筹“学科-机构-平台-空间”四个布局,聚焦重大领域,新设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若干研究院和学院,形成了“学院+研究院”体系化的结构布局,实现了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跨学科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机统一。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培养一流人才

北航聚焦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出台《北航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及体育、美育等10个方面的制度方案,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新时代人才培养“四强”模式,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厚植空天报国情怀,构建精准有效的思政工作体系。北航将“空天报国”精神等融入思政课,让思政课讲出专业情。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坚持“名师领衔、试点先行、质量为要、扎实推进”,打造了45门示范课,覆盖所有学院。学校建立了以校、院、班为“三横”,党、学、团为“三纵”的学生工作体系。入选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推动思政资源到学生一线。面向全体教职工聘任学生专属导师,做到导向导行导心。

强化人才培养基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航全面实施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书院制管理。围绕国家急需,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14个新工科专业。修订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新工科专业培养方案,实施“完全学分制”的个性化培养。推进300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3年计划,以一流课程建设全面带动教材、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结果评价,修订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办法,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锤炼学生知行合一的作风。北航深化产教融合,充分运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构建了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打造社会课堂,将大四学年作为本科实习年,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作为校企合作首要内容,建设“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队伍,套餐制推进毕业设计与实习一体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定制化的高端人才培养,与中国商飞共办“大飞机班”,已培养900余名高级人才,与中国航发共办“航空发动机吴大观英才班”和“专项博士班”。

创新科教融通模式,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北航进一步创新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模式。设立实验室开放日,设置“微课题”,选拔本科生科研导师,打造科研课堂,纳入本科必修课,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北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思政工作,构建了分系列发展与评价体系,打造高端集聚、分类卓越的一流教师队伍。

以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领教师发展。高校要坚决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北航构建了“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三位一体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强化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充分利用“学习日”长效载体,强化思想引领。设立教师最高荣誉“立德树人奖”,坚持教师本人不申报、领导干部不参评,不唯帽子、职称,师生参与率94%,连续4年共评出46位楷模。师德宣讲覆盖全部学院。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失范行为预防与处理办法,将师德失范行为分为11种3等级分级处理,规范处理流程。在新生第一课、新生手册中明确投诉举报渠道。师德“一票否决”制贯穿招聘引进、晋级晋升、导师遴选、考核评价等各环节。

以分系列发展评价改革推动分类卓越。北航坚决破除“五唯”,建立了教研、教学、研究、实验、管理五大系列,构建分系列发展与评价体系。完善并实施职称评审制度,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实施同行评议和代表性成果制度,突出立德树人导向,突出质量和贡献。实施三年来,一大批潜心育人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优秀教师晋升,树立了潜心育人和科研攻关的鲜明导向,极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进一步推动分系列发展贯穿人才引进、核岗定编、职称评审、考核激励、薪酬体系等全环节,努力让每位教师都能成就自己的精彩事业。

以优化人才引育机制打造人才高地。北航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强化“校-院-团队”三级人才引育责任体系建设,连续5年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唯实论坛,吸引近200余位优秀海外青年人才入职。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累计支持13批次730名青年教师,占全校青年教师总数的49%。依托高端创新重大平台,实行个性化支持政策,培育和吸引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作出一流科研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北航科研突出贡献导向,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从0到1”的基础前沿研究,自觉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高校要整合创新资源,形成体系化的创新能力。北航聚焦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无人装备等领域,加快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无人系统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机载系统创新中心等科研特区建设,强化顶层谋划、系统布局和校企协同,推动从单点创新到体系化创新的突破,打造“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北航科研模式2.0。与中国航发集团共建实体化的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成“未来航空发动机协同设计中心”,形成强强联合、紧密合作的“2+N”格局,积极探索发动机攻关、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四条新路”。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国之重器。高校要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勇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北航牵头承担了“两机”“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科研任务。在发动机叶片高温涂层、无人系统、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电磁兼容、光纤陀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国防领域多项“卡脖子”问题,在多个重大型号装备得到规模化应用,直接运用于长征五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北斗系统等重大工程。积极推动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转设为北京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共建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提交的航空发动机自主可控、国家安全等多项咨询建议被上级采纳。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大科技创新往往萌芽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北航强化“从0到1”的基础研究,深化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着力夯实原创性、引领性突破的坚实基础。“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专项基础研究委员会工作依托北航开展,“两机”基础科学中心依托北航成立,北航支撑了大飞机专项的论证、立项,以及第二阶段的接续论证。学校以服务大飞机、“两机”重大专项为契机,承担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学校在高端自旋传感芯片、低热导材料、纳米复合材料、二维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强布局,并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形成一流治理能力

一流大学必须具备一流的治理能力。北航推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办事向谋事转变,大力建设智慧北航、温暖北航、平安北航、人文北航,注重制度机制建设,整体提升治理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共性治理框架。北航凝练形成了“四个体系、两个建设”共性治理框架,“四个体系”为组织体系、任务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两个建设”为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组织体系是指“校-学院-系所”三级,任务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分别明确“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信息化建设支撑引领,提升工作的体系化、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实现党政协同、左右联动、上下贯通。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了印信管理、公文管理、人员招聘、职称评审、学生工作体系、国内合作管理等一批重要制度。

信息化支撑引领,建设智慧北航。信息化为高校治理赋予了新动能。北航制定并完成智慧北航三年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协同化、服务化、规范化、精细化。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党的建设等四大板块,校院协同办公系统覆盖全校教师。基本建成七大核心数据仓库,初步形成标准化数据资产。上线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全校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由24%提升到75%,以信息化破解学生选课、财务报销、科研管理等难点痛点堵点,上线了正版化软件平台、空教室查询、北航云盘、智慧校车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师生满意率95%以上,基本实现管理服务信息化。

坚持以师生为本,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校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航加强对师生的关心关爱,建设温暖北航。出台教职工关心关爱若干举措。针对存在经济困难、学业问题、心理问题的师生,建立三级台账并动态更新,落实“一人一策”。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平安北航。强化底线思维、忧患意识,出台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高校是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北航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阵地的建设和精准管理,建立了搜集、研判、引导、处置、报告“五位一体”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人文北航。举办首届北航艺术节,打造“北航大讲堂”品牌,学生自编自演的《罗阳》音乐剧入选“共和国的脊梁”工程,是北航学子入学教育必修课。

【作者:曹淑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徐惠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原载2021年第2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编辑:李石纯  王弘扬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