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12-13 作者:于成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瞄准“课程思政”视角下制度设计、教师能力培育等基本问题坚持正确方向、整体推进等基本原则,搭建了公开课思政、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北京科技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党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方针原则和基本实践要求,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切实推动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成效走深走实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高校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改革作出了部署。北京科技大学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当前“课程思政”改革还存在四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掌握改革规律,切实推动改革成效走深走实。

1.重视课程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制度设计

“课程思政”改革强调将育人内化至高校改革事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特别是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专业教师凝聚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在整体上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出台相关改革方案或指导意见,但在细节制度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和教学体系不够系统,主管部门、协管部门、教学单位“各自为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块分割,育人工作缺少统筹,低质重复内容多。

2.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和主要承载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成败。近年来,随着各地各校相关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教师队伍已经对“课程思政”有了一定认识,但很多教师在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之间尚未建立起必然联系,没有形成“课程思政”改革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些教师的改革探索仍停留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层面等情况。部分教师虽然参与“课程思政”改革主观积极性较高,但受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在将精神、价值融入课堂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生硬嵌入等情况。

3.科学合理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作为改革的重要“指挥棒”,是推动改革实践规范化、创新性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高校改革实践由“点”上探索至“面”上普及,其科学化评价问题已然成为阻碍改革建设机制长效化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评价机制还存在指标体系不系统、指向单一化等问题。特别是在针对不同评价主体、构建评价维度和健全评价视角上,并未将改革工作全面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党建思政工作质量管理、教师个人评价体系当中。一些教师还停留在基本的教学评价反馈阶段,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涵,需要科学合理的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4.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在当前大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实效。许多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建设等措施,已对其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开展了有效探索,但在实际作用发挥上未达到“1+1>2”的理想效果。主要体现为思政课未能给专业课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而专业课也没能给思政课提供有效的知识外延。此外,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思政课程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指导学生理解“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内涵;而“课程思政”也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理论认可,使得在思政教育中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两张皮”等现象。

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围绕上述四个基本问题,按照“全校统筹、全员参与,抓住重点、有机融合,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建设思路,坚持和把握以下四项基本原则,重点从制度建设、实践创新、队伍提升和文化创新等角度入手,推进改革实践行稳致远。

1.坚持正确方向,以制度建设夯实改革基础

坚持正确方向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根基。教育工作本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高等教育阶段更是意识形态战线的最前沿。因此,开展好“课程思政”改革,从本质上就要求高校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广泛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北京科技大学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既打造协同化的工作体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总、党政部门协同联动、教学单位全体参与的改革新格局;也着力健全科学化评价机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办学实际,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双维度”评价导向,激发基层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坚持整体推进,以实践创新提升改革效能

整体推进是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必由之路。学校在深入推进改革进程中,一方面着重突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党建思政评价以及教师绩效管理等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各项针对性措施,营造以育人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为目标的整体改革导向,有效改变“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育人”现象,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与当前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改革举措,通过成立教师理论宣讲团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学单位无缝对接,并通过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单独划拨经费、单独设立教学奖励等形式,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改革的内生动力。

3.坚持教师主体,以队伍提升保障改革质量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改革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其育人作用发挥直接决定着改革质量优劣。学校在落实改革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教师主体地位,落实“三个聚焦”。一是聚焦教师“课程思政”价值认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贯穿学校教学科研全过程,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专项实践等各类活动,引导其正确认识改革新价值、学生新需求、专业新内涵,培育其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聚焦教师基本理论素养提升,通过建立如“自学、导学、辩学、践学”相结合的各类学习机制,不断强化教师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获得感。三是聚焦专业思政课堂融入,牢牢把握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这个出发点,在充分研判学生兴趣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备课、建立“课程思政”工作室等创新形式,不断优化专业教师挖掘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思政元素在专业课堂的融入。

4.坚持特色发展,以文化创新注入改革活力

学校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中,要始终站在办学治校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做好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学校各类人文内蕴,充分利用好校内“馆、册、片、书、剧、景”等文化载体,讲好校史故事,赓续精神脉络。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文化创新,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历史、发展愿景,打造一批文化创新品牌工程,讲好助推行业发展、学科发展故事,培育学生承担历史使命,形成责任担当。

“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及成效

长期以来,北京科技大学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系统挖掘专业课程背后的精神内涵、价值内核、思想内蕴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着力打造了全校思政公开课、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并以此统筹专业课教学的内容设计、教材设计和实施评价,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收效。

1.打造体现办学治校特色的公开课思政体系

学校深度结合“因钢而建、因钢而兴”的校史文化精髓和办学传统,依照“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打造面向全校学生的《大国钢铁》系列公开课思政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工程师学院等多家单位协作完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领衔,中国宝武集团、冶金规划研究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校外单位多名专家学者分章节共同讲授。课程着重挖掘学校钢铁强国、科技报国的校史文化精神,重点讲好冶金在我国光辉文明史当中的重要作用、当今和未来冶金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和校友在推动我国冶金工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下“绿色冶金工业”的美好发展前景等。在全校学生当中,赓续“立足行业、矢志奋斗”的精神脉络,树立起“知钢懂钢、科技报国”的情怀担当。课程一经上线便赢得了全校师生、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响。

同时,为了让新时代青年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中汲取奋斗智慧和力量,学校精心打造《跟党学创业》思创融合课程育人体系。该体系依托“思创融合”专项工作室,由创新创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努力打造涵盖“研究、教学、宣传、巡讲、实践”“五位一体”的课程育人平台。课程内容包括创业机遇、创业者精神、创业资源挖掘等7个模块,融入百年党史100个故事,每节课由“1名思政+1名创业”教师联合授课。课程内容“理论深,案例活,话语新”,深受学生欢迎;课后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精神化作社会实践的行动,组织了“孟子居”“甘露”“京韵泰蓝”等多支公益创业实践团,将课程价值不断延伸,从真体验中领悟真力量。

2.建立体现学科优势特色的学科思政讲坛体系

除注重挖掘和弘扬办学传统外,学校还按照“一院一品”“一学科一品”的思路,鼓励各二级单位挖掘所在学科专业尤其是重点学科育人特色,打造了一批颇具影响的学科思政讲坛。学科思政讲坛以学科前沿讲座为平台,经过数年建设,形成了以“材料名师讲坛”“工程技术名家讲坛”“理学之美”“星期四人文讲座”等为代表的众多学术论坛品牌,在引领科学研究前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材料名师讲坛”主要聘请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大师、著名学者讲授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倡导学术民主、崇尚科学和工匠精神。师昌绪、徐匡迪等多位国内材料领域学术泰斗以及国外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曾登台“材料名师讲坛”为学校学生带来世界材料领域学术盛宴。

3.构建全面深入的精品课堂思政体系

课堂作为“课程思政”改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载体,承担了改革绝大多数的育人职能。学校以每年设立教改项目为依托,引导教师持续挖掘专业知识和学科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大纲研制、课程设计、教材(教辅)开发和课程实施与评价,倾力打造一大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金课,涌现了许多“课堂思政”优秀教师和课程案例。如学校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学团队依托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项目,打造了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古代冶金与中华文明》等一系列精品课程。青年教师石章智主讲的《材料加工概论》,将爱国、爱校、爱专业等价值目标有效融入课堂,将中国梦、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科学素养等与材料加工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此外,学校还涌现出了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娜等一系列名师课堂,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心理的同时,有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多个教学研究成果获评全国、教育部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为下一步落实推广相关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后,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大“课程思政”改革力度,在深化制度改革评价、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和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上持续发力,努力构建育人导向与制度建设相统一,专业教师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思政课程同“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新格局。

[本文为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重大项目)(京教函〔2020〕427号):“‘三全育人’理念下基于‘双核驱动’的教师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于成文: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原载2021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