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兼容并包: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唐代的孕育生长

发布时间:2021-12-14 作者:廖靖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中的鼎盛时期之一,结束了东汉灭亡以来360余年的动荡分裂和南北对峙,看似“分久必合”,实则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的阶段。从历史发展的全貌来看,表面上多个政权割据、对立的魏晋南北朝,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始终是其内在趋势和主流:民族间的交融不断增进,人们对统一的期盼日益迫切。唐朝的“大一统”可谓“大融合时代”结出的果实,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强盛的国力、繁荣的经济皆由各民族携手创造。

从一场“和同为一家”的宴饮说起:民族团结精神受到重视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七年十二月的一天,唐太宗与父亲唐高祖在汉时的未央宫摆下酒宴款待三品以上官员,觥筹交错、开怀畅饮之际,突厥颉利可汗起身舞蹈、来自岭南地区的酋长冯智戴即兴咏诗。面对此情此景,唐高祖欢笑、赞叹:“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唐太宗也举杯庆贺,群臣欢呼连连。宴饮中各民族一家亲的欢乐气氛,是唐初民族关系的缩影,也是统治者处理民族事务基本理念的展现。

唐高祖、唐太宗从执政之初就表现出开明、开放和包容的民族理念以及构建跨越农耕—草原文明复合型王朝的非凡气魄,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团结、和同为一家是他们共同的主张与目标。从君臣奏对、诏书中可以看到,唐高祖倡导妥善处理前代的民族问题,平息战乱纷争,抚慰边疆诸族,谋求各民族的和睦与共同繁荣;唐太宗在继承父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资治通鉴》)他认为,中原稳定是使周边民族信服并归附的重要因素,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大一统”的实现应以德和恩义先行,包容和信任是凝聚边疆民族的关键,反之则会人心离散;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招抚和管理各族人民,要像对待家人那样爱护周边民族群体,才能实现各民族团结成一家。

唐太宗强调的“爱之如一”,可以消除隔阂、增进各族人民情感,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不仅得到此后唐朝历任皇帝的继承和遵循,还成为各级官吏、书生举子等广泛探讨与传播的重要观念,即使是强调“夷夏”存在差别的士人,也普遍认同“一家” 、“ 混一戎夏” 、“华夷无隔”、各民族同气连枝等说法。随着南北民族首领的来附、周边族群的不断融入,民族团结精神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纽带、内心共识,受到中原王朝、边疆民族群体的重视,正如迎娶了金城公主的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玄宗时所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他直接以家人、亲属来定义双方的密切关系,道出了各族人民的情谊深长,以及对民族团结精神的认可、赞美与推崇。

从“渐慕华风”到唐代的主人翁:爱国精神成为共识

在唐朝“大一统”的理念和开明的民族制度、举措下,周边诸族由渐慕华风开始逐渐向内凝聚,参与国家建设。阅读唐代史料可以看到,各族人民投身军旅、政务的众多案例。一方面,各族人民可以担任文臣、武将,部分边疆民族官员、军将还得到了朝廷优待;另一方面,汉族官员被派往边疆地区,处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前沿,其中不乏功绩卓越,受到各族人民称赞的好官员,他们推动了边疆开发及周边族群的发展,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爱国与否是衡量诸族文武官员人品、政绩、军功得失的重要标准。具有爱国精神的将领、官员不论出身何地、何族都会得到皇帝的嘉奖、同僚的认可、民众的拥护以及史书的撰写和流传。《新唐书》专辟《诸夷蕃将传》一卷,集中介绍了唐代著名的21位少数民族将领,详细描述了他们的才能以及在唐代军事、政治活动中的表现。整体而言,他们不仅有成绩斐然的战功,言行举止也表现出自己身为唐将的自觉和对唐朝稳定发展的认同。以唐贞观年间的将领契苾何力为例,他出自铁勒,在被敌军囚禁扣押时“拔佩刀东向呼曰:‘有唐烈士受辱贼廷邪?天地日月,临鉴吾志。’即割左耳,誓不屈”(《新唐书》),清晰表明自己的唐人身份和爱国坚守。唐太宗对他高度肯定和信任,认为他“心如铁石”绝不会背叛,当契苾何力受伤时还曾亲自敷药、慰问。类似的人物还有很多,如屡立战功的阿史那社尔(突厥族)、守卫边疆的李谨行(粟未靺鞨族)、担任文职的元邈家族(鲜卑族)等。多年躬耕于古代边疆民族军事史、政治史的马驰先生曾在《唐代蕃将》中感叹,边疆民族将领在唐朝,“大都能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参与唐朝的缔造、发展和捍卫。他们中的杰出者是古代中国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将领之下,周边诸族的士兵也受到唐廷的信任。唐代名将李靖曾表达对各族士兵的看法,他说:“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由此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唐李问对》)指出汉族与周边诸族是一家,士兵们都承担着保家卫国的任务,没有什么蕃汉之别,都是在爱国精神的鼓舞下守卫边疆、维护稳定。可以说,唐代的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对于爱国精神的认同是一致的,它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忠义”观,而是在天下一家的前提下、各族人民对唐朝政治体认同的基础上,凝练出的时代精神。

丝路空前繁荣与万国衣冠赴长安:兼容并包成为风尚

唐朝内部向心力日渐增强、民族团结为一家、爱国精神成为共识,唐朝的外部情况如何呢?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在7世纪至10世纪,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有1000余年的积累与发展,成为亚洲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之一,西京长安、东都洛阳成为世界性大都会,持续吸引着外国来客。

以长安为例,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写道:“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都城,长安城市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如果我们漫步于唐代的长安城会见到大量的异域面孔、欣赏到不同国家的民俗风情。据学者统计,有数万外国人长住于此,从事外交、商贸、餐饮、文化、宗教等业务;短暂来访,进行货物贩运、求学、游历活动的异国人士更是不计其数。对于外来文化、异邦人以及舶来品,唐朝长期保持着友好且包容的态度。迎接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唐朝有开放的政策与规范化的管理条令、模式,官方、私人层面的往来在政局稳定时期都是畅通的,繁华的城市为他们提供住所、市场、交游空间。接纳丰富多样的外来文化,唐朝对外来物品的喜爱,并不局限于统治阶层的引领、“上行下效”,还包括民间百姓主动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互动,这种互动是双向,甚至多向的,自信的唐人不仅敢于、乐于吸收和传播外来事物,还积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创新。今日我们所熟悉的日常文化、生活,许多都可以归功于唐朝的兼容并蓄:异域品质优良、芬芳四溢的香药流入,成为中国饮食与医疗的组成部分;熬糖法、葡萄酒酿造工艺的传入与实践、普及等,都是发生在这个时期。总体而言,万里赴长安的外国人士给唐代的城市增添了新鲜的色彩与活力,随之而来的是频繁且渐趋深入的文化互鉴、交往,兼容并包的精神成为风尚。

陆上丝路洒落一地驼铃响,海上商船扬帆远航,空前繁荣的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客观保障,也彰显出大唐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从中国看全球史,唐代的丝绸之路可谓“承前启后”:从长安向西的经典之路,经西域连接中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国,继承了西汉张骞“凿空”以来开拓发展的成果,延续文化互动风貌;以“广州通海夷道”为代表的海上航线沟通着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诸国,开启了海路贸易兴盛的新时代。陆、海丝绸之路并举,外来文化得到接纳,异邦来客受到朝廷的照拂,唐文宗曾下诏“南海蕃舶,本以慕化而来,固在接以仁恩,使其感悦……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任其往来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全唐文》)。中国兼容并包的精神经由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地传扬, “唐人”以开放、包容、强大的性格特征成为全球史上古代中国的经典形象之一。

唐代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聚合生长

唐代民族团结、爱国、兼容并包精神的孕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结果。回顾过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各地人口流动,各族文化碰撞、交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的学说成为数千年中华民族精神繁荣的思想渊源;秦汉之际,“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强盛的国力,激发了开放、进取的民族精神;时至魏晋南北朝,“大融合的时代”北方民族的融入、南方的深度开发,带来了活力与新气象。到了隋唐,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在“和同为一家”的共同追求下,民族团结的精神受到重视;各族人民从自在发展到自觉融入,积极承担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事务,爱国精神成为共识和品评历史人物的核心标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发展缔造出盛世景象,政治、经济、文化的优越地位吸引着世界各地来客,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唐朝开放、包容的精神成为古代中外交往史上的典范。

(作者廖靖靖,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