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张赟芳 记者 焦以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民建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还需加强,劳动教育落地还需推进;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实用性、趣味性,有的还缺乏劳动教具及场地保障;保障机制不完善,专兼职教师配备不足,督导、考核不健全;缺乏社会力量支撑,社会组织、相关专家的优势和积极性未能被有效激发出来。
为此,民建中央建议,首先要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劳动教育落地。例如,指导各地和学校根据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和细则,保障劳动课程比重,成立劳动教育课程教研组,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教师,提供课程教具和场地。加强劳动课程监督,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交流及优秀课程评选、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选等活动。
民建中央还建议,要鼓励学生劳动,加强劳动教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教材和指导手册。推动劳动与文化融合,开展社会劳动,强化学生社会公德心、责任感。通过“寓劳于乐”,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观念。
另外,要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和家庭的基础作用,通过家长学校等渠道,教会正确的劳动教育方法,让家长更好地以身作则。完善劳动评价机制,结合学生平时劳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衡量及评优评先、升学的重要参考。
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开展劳动模范进学校、进课堂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产业基地、家庭农场等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给予挂牌授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志愿组织在校外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劳动课程中,协助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示范引导学生参与。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