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于非遗特色的“四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24 作者:龚国桥 敖姗嫦 黄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稀有的文化资源。办学以来,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针对女性教育打造美育品牌,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面塑、掐丝珐琅、花丝镶嵌等非遗技艺课程,让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技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打造非遗工作室和“重庆市非遗集散地”,助推了学校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使命任务,为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指明了方向。学校总结多年来传承非遗技艺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度剖析当前存在的受众群体为学生、群众认知度较低的问题,依托“重庆市创新创业研究基地”,创设了“思想引动、课程推动、平台带动、资源助动”的“四轮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如图1所示),旨在通过创新创业,让更多社会群体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喜欢民族技艺,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进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图1 “四轮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厘清思路

教育改革需要从宏观层面作出规划布局,校党委会凝聚以非遗技艺传承与传播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共识,把通过创新创业传播非遗文化纳入学年工作思路和行动计划,制定《基于非遗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强化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起“室—系—校”立体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即非遗工作室作为生产研发基地,负责创新团队成员开展项目的创意、研发、生产;专业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部门,负责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建设;学校教师中心、学生中心、项目办作为协调部门,负责场地、设施设备资源供给,研制学分转换、评优评先制度文件,压实责任,上下联动,共同培育非遗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将外部环境作为发展的软环境,联动政府部门、普通中小学和企业,加强政策指导和支持,开展职普融通,加强与企业的产教融合,打通市场销售渠道,争取资金与空间扶持,让非遗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以蓬勃之姿盈满校园。

在微观层面,师生认同形成意识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拓展专业领域,在非遗上做文章,知非遗、学非遗、传非遗、创非遗技艺,与校外非遗传承人组建非遗实践指导团队,由职业生涯导师组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由教师与企业组建研发团队,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专题培训,让教师在思维碰撞中由单一的技能传授者变为文化产业的推动者。

学校同时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制定《创新创业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方案》,如用创意作品、专利、加入创新创业团队、销售业绩等转换学分,让学生在思考中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将技艺运用于职业。学校每年评选“创业之星”,设置非遗项目基金,激发传播非遗技艺的意识。

课程推动,开展进阶式培养

从教育的层次性与学生认知规律考虑,人才培养需要由基础向更高层次发展,循序渐进,逐层推进。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学校以课程体系构建为起点,开展进阶式培养。

开设通识性课程,培养传承意识。从整体上做好布局,学校将非遗技艺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相融合,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局部上,按各专业属性与非遗项目相关度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为非遗技艺专业班级和非专业班级,在各专业开设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非遗技艺课程。如将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幼儿保育专业作为专业班级,在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花丝镶嵌、犀皮漆器制作等2门课程,旨在通过非遗技艺制作国潮、现代饰品,在幼儿保育专业开设面塑、纸艺、岩彩画、掐丝珐琅等4门课程,贴近职业,开发课程资源;其余专业作为非专业班级设置公共选修课,开设非遗技艺体验学习课程。同时,各专业开设直播、微商品牌等创业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提升学生创业认识和创业意识。

实施活动课程,发展创业意识。学校以非遗工作室为依托,在学生共同学习基础上,遴选创新意识较强、技艺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课余和社团活动时间进入非遗工作室进行深造。同时,开设专业性较强的企业服务、产品开发、风险防控等课程,强化学生对创业的认知。课程中既涉及非遗技艺的精工打磨,又涉及如何利用技艺进行创意表达、创新实践。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环节订单,即针对非遗技艺的某个制作环节进行加工,创造经济价值。

同时,打造“和雅”讲堂作为第二课堂进行经验补充学习。邀请优秀毕业生开展“女职为我起航”事迹报告会、非遗大师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中药养生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增进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强化她们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意识。

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传播非遗文化。[1]选拔优秀学员组建非遗特色创新创业团队,制定“非遗特色创新创业团队梯队培养计划”,建立优胜劣汰遴选机制,通过定期学习,团队内部各展所长,自主设立技术总监、企划总监、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等职务,制定项目计划书,自主经营,为非遗创造经济价值,为非遗文化传播创造文化价值。

平台带动,助力创新型实践

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在15—18周岁之间,大部分学生尚未成年,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而开展创新创业尚不具备人力、物力条件。学校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其学习技艺、提升技艺提供师资,引进企业行业资源,扩展产品销售渠道,从而激发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用创新创业带动非遗传承传播,用传统技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良性循环。

打通企业平台。一是定点销售。学校打通校企合作通道,企业方为学校在店内开设展销平台,学生将加工制作成品放置实体店进行试销;学校获三峡博物馆典藏文物授权,用非遗技艺制作文创产品,进入三峡博物馆专柜进行销售,在转化商业利润的同时传播非遗文化。二是订单销售。借助学校担保平台,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通过完成订单创造商业价值,传播文化。三是开发课程资源。非遗创新创业团队拍摄技艺教程微课,开发系列教学资源,学校帮助寻找销售平台,通过销售课程,实现商业价值、文化价值。

建设研发平台。根据青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研发非遗创意表达,挖掘非遗实用价值、商业价值、观赏价值,将国潮、时尚元素等注入作品,开发非遗产品,增加市场吸引力;落实国家低碳环保战略,师生共同研发用蔬菜水果汁调色的无毒无害可食用的面塑原材料,将其应用于手工活动、幼儿玩教具和环境创设,贴近家长和社会对安全环保的需求,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搭建竞赛平台。学校通过校内举办“‘和雅’女儿节”“‘和雅’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金点子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采用末尾淘汰制,用优胜队伍进行补充,以此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校外组织非遗创新创业团队参加教育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黄炎培杯”创新创业大赛、非遗创新成果展、“渝创渝新”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非遗技艺。

鼓励自营平台。学校组织学生依托各类参观活动开展商品展,现场设摊进行产品推广,推荐学校特色品牌,增强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鼓励学生挖掘线上销售平台。学生与淘宝、抖音、小红书建立线上销售点,通过经营非遗微商店等,更大范围地传递非遗文化。

资源助动,根植多元化沃土

学校整合社会力量和国际资源,激发教师、学生、校级班子、政府人员、企业家及创投家等创业教育主体的活力,构建基于非遗特色的创业教育资源支撑系统。

保障校内供给。一方面,加强师资供给。教师团队由创新创业、非遗技艺教师组成,为非遗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加强设施设备供给。学校为学生创业初期“零准入”提供宝石切磨机、金工功夫台、电动拉丝机、电动吊机、窝作、光纤灯、净水密度仪、紫外荧光灯等加工设备,节省了成本投入。

汇聚社会力量。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为非遗传承与传播打开了新局。学校借助新规划用地打造“重庆非遗集散地”,为非遗文创产品、技艺的传承与推广搭建平台。学校汇聚上级部门、企业力量,向社会募集创新创业基金。

扩展国际资源。学校借助开设国际交流班级,开展国际网络研讨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牵头成立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中职教育工作委员会,将非遗文化纳入平台工作计划,打造境外非遗技艺鲁班工坊,提升女职中办学品牌,传播好中国声音。

最后通过链条驱动,保障良性化发展。学校打造管理链条,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永动循环。在统筹管理上完善运行机制。学校完善双创成果转化服务与对接,“四大平台”成为非遗成果从工作室走向市场应用的“中转站”,保障了教育链、创新链、创业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在项目运行上制定配套机制。学校完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审查机制、项目评估机制、奖惩机制,将非遗项目与社会资源、风险投资有效对接分析,助力非遗优秀项目孵化落地。

(作者:龚国桥 敖姗嫦 黄琦,单位: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