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手玩非遗”课堂上,孩子们在素白扇面上创作独特漆扇,体验飘漆工艺;“科学实验小课堂”里,在志愿者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动手连接线路,点亮小灯泡时欢呼声此起彼伏……炎炎夏日,甘肃省东乡县汪胡小学的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日前,来自西北师范大学“七彩假期”夏令营实践团走进东乡县汪胡小学,大学生精心设计了“爱国之情”“传承之美”“科学之趣”“文化之旅”“梦想之芽”“安全之盾”等六大系列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课程与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段别样的“七彩假期”。
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教授运动技能到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队员们精心准备,以趣味互动和科学引导的方式,开设了美术工坊、音乐课堂、舞蹈表演及篮球等特色课程。
“童画童梦”手工绘画小作坊里,画笔飞舞,色彩流淌;“我是爱国小先锋”课堂上,孩子们聆听英雄故事,了解国家象征与历史;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也融入进游戏和情景模拟,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扎根心间。
汪胡村的家长薛翠翠指着不远处的刘家峡水库说:“天热了,总怕孩子跑去玩水,现在有夏令营的防溺水课程,教给孩子专业的防护知识,让我们家长倍感踏实。”
除了丰富的课程,夏令营还组织了趣味破冰活动和运动会以及文艺汇演排练。运动场上,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汗水浸湿衣衫,团队精神在拼搏中凝聚。文艺会演中,孩子们化身“小演员”,用生动的表演诠释了每一个角色。
谈起学校里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四年级学生胡紫璠说:“大学生支教团的哥哥姐姐们给我们教了音乐、美术、舞蹈,通过绘本课,我学会了怎样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孩子们从初来时的拘谨到如今的自信踊跃,让志愿者收获到满满感动与成长。
“备课到深夜是常态,但当看到孩子们在科学实验时那惊喜的眼神,在手工课上完成作品时骄傲的笑容,在梦想书信环节那专注的神情,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研究生志愿者焦凡深有感触地说。
据悉,西北师范大学“七彩假期”关爱行动已连续实施7年,累计服务乡村儿童2000余人次。本次夏令营由该校第14届研究生支教团和新长城西北师范大学自强社共同组织。
实践团指导教师谢卓均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七彩假期’,实现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青少年的‘双向奔赴’,在彼此心中留下美的种子。未来将深化校地联动,让更多乡村青少年在多元赋能中成长,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郑芃生)
志愿者为汪胡小学学生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武术课。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志愿者和孩子一起做科学小实验。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