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姜波 张丽霞 记者 尹晓军)近日,由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51名师生组成的8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分队,奔赴甘肃省内天祝县、文县、渭源县等10余个乡镇,通过“专业+”融合打造多元实践场景,实现从“点上开花”到“全域覆盖”的跨越。
学生为当地群众义诊。罗培哲 摄
此次活动,各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一院一特色”精准服务模式——护理学院聚焦健康照护与养老服务;口腔医学院学生在福利院提供“一对一”口腔检查;中医学院师生“把诊室搬进村”……“老爷爷腰疼缓解后的点赞,让我读懂了大医精诚。”中医学院学生史永琦说。
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镇,师生将健康义诊与文化汇演结合,为村民提供甲状腺超声检查、血糖检测等专业服务,献上《阿拉羌色》《青花瓷》等融合多民族风情的节目,受到了牧民的欢迎。
师生给学生示范讲解应急知识等。罗培哲 摄
在文县梨坪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队解锁“心理+助农”新路径,通过“心灵奇旅”游园会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化身网络主播,助力当地辣椒特产销售。
药学院师生深入渭源县元古堆村,构建“种植指导—加工调研—文化传播”全链条服务模式,“中草药田里的每一株幼苗,都藏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药学院学生牛竣感慨万分。
药学院师生调研中医药产业。学院供图
据介绍,今年该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实效。药学院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派驻专业教师定期指导中药材种植技术;科学技术处完成的“农村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将提交当地卫生部门参考;护理学院整理的“智慧养老”需求清单,为企业研发适老化设备提供了依据……
这场暑期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成为一堂生动的“就业引导课”。“基层不是就业的‘备选项’,而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2025届毕业生辅导员张誉馨说,学生们在实践中对于就业也有了新的认识。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