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餐饮区打边炉”“健身房见”“师兄,有几道题想请教你,方便到学业支持中心来一下吗”……如今,在汕头大学各类书院,足不出户,非正式、非约定性的交流学习每天都在进行。
近年来,汕头大学探索书院制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改革,聚合学院专业教育、书院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形成“学院书院协同、课堂内外融合、学校社会一体、线上线下同频”的育人生态圈。
突破空间,求索育人新模式
如今,学生宿舍逐渐突破物理空间界限,成为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阵地。
2008年,汕头大学成立本科四年全程住宿学院——至诚书院,开启从单纯的专业培养向适应社会能力的全人教育转变的育人模式探索。书院打破传统学院班级界限,搭建党团、学生会和兴趣社团等社区活动平台,通过实践课程、交叉项目和精品活动,使学生以最接近真实社会生活的状态收获成长。
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邱杨在入住至诚书院的3年里,通过几十场师生恳谈会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类烦恼,在各类讲座中明晰了职业发展方向,还在书院各类活动空间里结交了不同专业的好友。
目前,汕头大学已建有各类书院12所。书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配有党团活动室、阅览室、舞蹈室等育人空间超过200个,充分满足师生日常交流学习和书院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等需要。
多维协同,构建育人生态圈
书院和学院的高效高质量互动,是新型育人模式行稳致远的关键要素。汕头大学着眼于顶层设计,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多项规章,从责任明晰、过程规范、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育人合力。
格致书院协同法学院推动青年导师24小时入住书院,年均开展学生教育培养活动30余场,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师资力量精准下沉带来学生在专业上的迅速成长。
在2021级法学专业学生李雅洁团队为“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备战期间,书院导师谷俊峰与团队同吃同住,随时指导。“这段朝夕相处的备赛经历,让我们既收获了专业成长,也深深体会到师者育人的温暖。”李雅洁说。近年来,由谷俊峰指导的学生团队在该赛事累计斩获全国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最佳诉状奖7项,培养出7位最佳辩手。
如今,在学校“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融通机制下,学院与书院通过育人目标同向发力、资源共享双向开放、第二课题多维拓展、事务管理协同联动,“一体两翼”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校社联动,打造育人共同体
“爱心救生竿,让救援更便捷”。在汕头市梅溪河两岸,有300多处设置了救生竿。当出现位移或发生事故时,救生竿会自动发送提醒和定位,引导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施救。
这款由学生设计研发的智能化救生竿,诞生在汕头大学德馨书院协同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的服务性劳动课程上。学校通过打造“学院专业教育+书院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育人共同体,开设近500门必修服务性劳动课程,与社会共建各类实践基地368个,实现学生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双向促进。
第二课堂里,学生们全方位成长。思源书院协同文学院组建学生团队行走1万多公里,走访粤东近20个乡镇,撰写红色女英烈原创故事稿近5万字,以故事分享的方式传播到中小学、社区,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2022年,汕头大学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书院制改革是汕头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学生社区改革,强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镇松表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1日 第0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