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八字家书背后的赤子情怀

发布时间:2025-08-11 作者:本报记者 王强 房子芯 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孔迈转交给父母的一张七寸黑白相片。资料图片


人民大学师生在陕北公学旧址重温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学校供图

  ■弦歌 回望抗战烽火中的大学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报道

我们的传家宝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陕北公学。一时间,海内外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如潮水般纷纷涌向这座陕北小城。爱国华侨孔迈就是其中之一。

  “七七事变”爆发后,当时侨居苏门答腊岛的孔迈,在时代的感召下,无法安然置身事外,决意归国抗战。

  1938年6月,19岁的孔迈瞒过父母,为抗战北上。途经香港时,他用即将到来的“七七事变”一周年纪念日作为落款时间,并以母亲对自己的爱称“明儿”署名,在一张7寸黑白相片背面写下:“妈:把我献给祖国吧。”他托人将相片转交给尚在苏门答腊岛的父母。

  虽然只有寥寥数字,这封家书却饱含着孔迈对当年与家人不辞而别的愧疚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无惧生死,跋山涉水、跨越险境也要到延安去。把自己献给祖国,是孔迈和无数革命青年的铮铮誓言。

  历经一个月,孔迈抵达汉口,后被分配到陕北公学分校。

  从陕北公学毕业后,孔迈与温济泽、丁一岚等一批陕公师生一起逐渐成长为新闻战线的中坚力量,他先后成为胶东《大众报》和新华社胶东分社特派记者,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了大量报道。

  直至母亲去世,孔迈也未能与母亲相见。年少执意离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一如照片背后的誓言。

  时光荏苒,如今改天换地。这封特别的家书在今天依然感动、震撼和激励着一代代人民大学学子。

  本报记者 王强 房子芯 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1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