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铭记历史,北京化工大学师生齐“绘”稻田画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刘佳欢 葛靖阳 李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佳欢 葛靖阳 记者 李澈)金秋9月,北京化工大学(以下简称“北化”)昌平校区劳动教育基地“北化知行园”内,一幅由不同颜色旱稻勾勒“绘制”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稻田画迎风浮动,吸引来不少师生拍照打卡。

该校劳动教育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片稻田画,既是学校深化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更是北化师生躬身实践、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鲜活表达“今年5月起,我们组织师生反复讨论图案方案,最终一致选定该纪念活动标识,这里面的‘长城’‘橄榄枝’‘胜利之门’等元素既醒目又有深意,能让大家在劳作中时时想起那段历史。”

护土、设计、插苗、管养……4个多月里,千余人次北化师生全程参与土壤分析、图案设计、按色栽插、施肥除草等环节。校团委教师尹一林介绍:“暑期是旱稻养护关键期,留京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保障任务的学校志愿者,充分利用培训间隙轮班巡查维护,仔细观察了解稻苗长势,用实际行动呵护这片特殊的‘画布’。”

“以前总说‘脚踏实地’,直到弯腰补苗、蹲地除草,才真正明白这4个字的重量。脚下沾着泥土,心里才更清楚如今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志愿者黄家佳的话道出了所有北化人的心声。同为志愿者的马芸对此深表认同,她说4个多月的守护,每次给稻苗浇水、除草,大家都会想起是当年革命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这种在地里‘长’出来的感悟,比书本上的文字更让人记牢。我们要像稻苗一样,在经风历雨中向下扎根、茁壮成长。”

“这是一堂师生共同参与、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生动践行了‘以劳树德、以劳育美’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躬身劳作中深刻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将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厚植于心,让红色基因在劳动实践中赓续传承。”该校团委书记徐晓萌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