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图景,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高等教育系统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抓住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主动担当作为,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奋力书写了以高等教育之强支撑国家之强的精彩篇章。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方向更加坚定。从夯实党建基座,让党的旗帜在高校阵地高高飘扬,到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一批彰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成果的原创教材出炉,再到创新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教育强国建设“一号工程”扎实推进。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更加彰显。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人才培养更加有的放矢。“101计划”不断升级,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持续深入。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高等研究院建设步伐持续加快,高校优势学科与区域发展重点结合更加紧密。
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更加牢固。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高校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积极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高等教育服务支撑高水平教育开放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部牵头21所高校和单位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整合国际教师交流合作资源,推动教师国际交流成规模、成体系开展。积极深化同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参与全球教育议程设计、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其作为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人才供给的主引擎、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更加凸显。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要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以试点为关键抓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要保持实干作风。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每一项任务都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和系统重构。面对艰巨的改革任务,既要有勇挑重担的担当,以“逢山开路”的勇气,去触碰深层次矛盾,又要有破解棘手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准施策的智慧。要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区域协同、同题共答,凝聚破解难题的“系统合力”。
要抓住战略重点。如何培养出在世界上“掰手腕”的一顶一的人才,并有效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是改革的关键课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以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战略重点。其中,高校分类改革是牵引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效适配。
要坚持系统思维。更好发挥教育对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前瞻性引领作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提高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方面,高校要主动适应科研范式变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真正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龙头之力,高等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好改革落实,努力交上“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优秀答卷。
(原载2025年第18期《中国高等教育》)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