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质量,通过阅读筑牢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根基、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提升青少年学生读书质量,一个重要举措是要引导青少年进行深度阅读。深度阅读不是对文字的简单浏览,而是对文本的知识、内涵与意义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深度阅读要求读者全身心投入,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深度阅读也是一个深入的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通过反复思考、揣摩、质疑与领悟,不断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深度阅读涵盖了纸质阅读、经典阅读和批判性阅读,这些共同构成了高质量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纸质阅读为深度阅读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经典阅读为深度阅读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和思想深度,批判性阅读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评鉴文本。由此可见,深度阅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深度阅读有助于青少年的知识构建和思维发展。深度阅读有助于青少年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深入阅读各类经典著作、学术文献等过程中,青少年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形成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同时,深度阅读过程中所涉及的分析、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能够有效锻炼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其次,深度阅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趣味。经典作品是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深度阅读这些经典作品,青少年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汲取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感受人性的光辉和温暖;还可以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交流融合,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深度阅读还能够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的人。
再次,深度阅读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深度阅读是提高青少年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深度阅读过程中,青少年需要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如精读、泛读、跳读、做笔记、查资料等,这些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阅读还能培养青少年的耐力、毅力和专注力,这些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
信息化时代,应该如何倡导青少年深度阅读呢?《通知》明确要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协同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少年创造能读、可读、会读、乐读的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使青少年自觉参与到深度阅读中来。
第一,学校层面。《通知》提出,将阅读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打造精品阅读课程。这一规定打破了之前阅读仅由语文课程承担的屏障,让阅读教育回归本源。阅读不是天生的,所有学生都要学会阅读,所有课程都需要阅读。
一是要将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合理安排阅读教学课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批判性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文本结构、理解作者意图、评价作品内容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学校要丰富阅读课程的内容,引入优秀的文学、科普、历史等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是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阅读节、读书报告会、阅读分享会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类阅读竞赛,如阅读知识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以赛促读,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三是要加强阅读指导队伍建设。《通知》指出,加强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将阅读指导能力纳入教师培训体系,组织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教师阅读指导培训,提高教师在阅读课程设计、阅读内容把关、阅读策略供给、阅读指导、阅读评价、运用信息技术支持阅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学习和在线教研活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阅读指导师专业队伍。学校应鼓励各学科教师参加阅读教学培训,学习先进的阅读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作家、学者等到校开展阅读讲座和指导活动,拓宽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教育的质量。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把阅读当作一种日常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只有树立正确的阅读观,青少年才能主动投入深度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和美好。
第二,家庭层面。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首先要做好阅读示范与引导,家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态度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各类书籍,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阅读水平,为孩子挑选适切的书籍,引导孩子精读经典名著,深入探讨书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家长还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设立专门的阅读空间,有条件的还可配备合适的阅读设施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家庭成员之间还可以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开展家庭读书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第三,社会层面。《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与图书馆、出版社、科技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推进阅读资源、平台的开发、建设与推广,形成多元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开展各类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和书店是青少年获取阅读资源的重要场所。社会应加大对图书馆和书店的建设,优化其设施设备和服务环境,丰富图书资源种类和数量,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还要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图书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书店还可设立青少年阅读专区,举办作家签售、阅读分享等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政府和相关组织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阅读文化的宣传推广,提高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还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宣传平台,开设阅读专栏、节目,报道优秀阅读教育案例和阅读推广经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总之,深度阅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青少年的深度阅读面临诸多挑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开展科学的深度阅读指导,使青少年在深度阅读中汲取知识营养、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文化素养。让我们一起倡导深度阅读,探索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深度阅读,使青少年人人爱上深度阅读,切实提升其阅读素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5日 第0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