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届“教育阅读节”暨“大夏书系读写节”2025年铁门关市专场活动圆满落幕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以读写赋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祝漫漫 戚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祝漫漫 记者 戚悦)10月30日至31日,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教育阅读节”暨“大夏书系读写节”铁门关市专场活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第二中学(华山二中)成功举办。

活动共设“教育家精神引领”“阅读助力成长”“课堂启迪智慧”3个单元,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读写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核心议题,为来自南北疆的500余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同时,本次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中国教师报、光明社教育家、中国教育新闻网等视频号平台同步直播,近16万人次教师在线收看。

活动现场戏剧展演

开幕式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伟在致辞中回顾了铁门关市教育阅读推广历程,并勉励教师坚持阅读写作,珍惜学习机会,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大夏书系总策划李永梅在致辞中表示,大夏书系愿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手架”和“精神粮仓”,助力教师在读写中找到专业成长的声音。

围绕“教育家精神引领”这一主题,南明教育总校长、重庆南明新学道学校校长魏智渊和原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和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首批专家任勇做了主旨发言。魏智渊在《我们今天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什么?》的报告中指出,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学业成绩,而应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并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任勇做了《教育家精神的“立人”之道》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并用一副扑克牌生动演绎了教育智慧,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充分体现了教育家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运用与深刻影响。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教师闫锐以《为童年打上精神的底色——华山中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题,分享了华山中学的阅读课程体系、“一书三课”教学模式及特色阅读戏剧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福建策划部主任朱永通做《阅读,不断发现自己的旅程》的专题讲座,他指出,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阅读经典正是我们探索生命之谜、破除偏见、实现自我认知与精神建设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善用“梯子”与“天道酬笨”两条经典阅读的“正道”。针对“教师阅读与专业提升”这一重要话题,任勇、魏智渊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闫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党委书记张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科克铁热克镇第二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朱小飞展开对谈,对谈由任红瑚主持。从“无用之用”到“输入输出的闭环”,嘉宾们的发言深化了“以写促思、读写共生”的共识,为教师们在阅读与写作中实现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启示。

专家聊课

作为首日活动的精彩延续,线上对话直播在云端热烈开启。活动由西安市学科带头人马景花主持,特邀魏智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单中惠、闫学、澄耕阅读导师冷玉斌4位专家,围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对谈。

10月31日,活动进入“课堂启迪智慧”单元,以理论引领结合课例示范,推动读写理念落地课堂。闫学做《基于主题的儿童群书阅读课程体系构建》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主题群书阅读的概念及其与整本书阅读的关系,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了如何围绕不同主题构建阅读课程体系,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程开发路径。杭州市理想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吴诗清、杭州市杜甫小学副校长陆智强、华山中学专职整本书阅读教师郭晴雯则带来了3节风格迥异、理念新颖的阅读课。其中,吴诗清在《民间文学里的中国·中国神话》课堂上,带领学生走进神话世界,探寻民族文化根脉;陆智强在《打瞌睡的房子》的课堂中,展现了“AI赋能整本书阅读”的新可能;郭晴雯以《风过柳林时:解码冒险家蟾蜍——〈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剖析蟾蜍等人物性格与成长主题。展示课后,闫学与魏智渊围绕3节课例,从目标设定、环节逻辑到学生思维引导进行精辟点评与深度对话,帮助在场教师进一步明晰教学设计的学理依据与实践优化方向。

读写座谈会

10月31日下午,分设了两场独具特色的座谈会。其中,“整本书阅读研讨座谈会”由闫学工作室团队与华山联盟校阅读教师共同参与,聚焦整本书教学中的难点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研讨;“读写座谈会”则由任勇、魏智渊、李永梅、杨坤、朱永通、任红瑚等专家,针对教师面临的“阅读过程指导策略缺失”与“写作转化困难”等核心难题,与华山联盟校的语文老师们展开对话,探讨教师读写素养提升与专业成长路径。

课堂与课程同频共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区域教育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铁门关市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