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徐莉: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编写多套国家与地方教材。
◎年度风采
作为“课程设计师”,在8年课程实验告一段落之后,徐莉将重心从课例研究、课程开发,逐步转移到通过对学校、机构现有课程的诊断,讨论制订个性化的课程发展地图,寻找课程整体优化的路径方法。她认为,基于理解的课程定制是一种必然,而为教师“赋能”是帮助教师争取课程自主权的最佳途径。
徐莉曾用17年时间试探教师执业的边界:一个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拥有的自主权究竟能够有多大?她深入研究当下中国内地主流的分科教学和西方主流的包班教学,并比较各自的优势与问题。她认为,只要在课程组织模式上选取更加灵活、多元的复合模式,基于不同学校的状况,整体优化调整以达到暂时性平衡,便能很好地消解单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明显缺陷。
徐莉将级任制教学、科任制教学、弹性课段教学、协同教学、连续性进步教育等多种模式带入实践,通过在同一个教学班担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获得更大的课程设计实施的空间,让更为灵活的教学时间容纳更为丰富的教与学方式,不断拓展教师的课程自主权。
在对学校以及机构的课程支援中,徐莉竭力突出课程变革的适应性,在梳理提炼学校已有课程经验的基础上,定制独有的课程整体优化的路径与方法,让每一个变革参与者清楚每一点努力在学校课程地图中的位置、独特价值,以及与其余各部分的关系。徐莉倡导多方互动,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位教师、教育管理者、社区、公益组织、专业智库等多主体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创造机会,从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2018年,在8年课程实验告一段落之后,徐莉将重心从课例研究、课程开发,逐步转移到通过对学校、机构现有课程的诊断,讨论制订个性化的课程发展地图。她认为,基于理解的课程定制是一种必然,而为教师“赋能”是帮助教师争取课程自主权的最佳途径。她寻求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发展的一体化。她通过参与乡村学校课程建设,力图改变一直以来默认乡村教育落后、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低下的偏见,致力于帮助乡村学校立足本土本校,重新发现自身优势,合力打造适应性的乡村学校优质课程体系,令各方重新发现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
从同事对徐莉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她为何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她有真智慧,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有真性情,待人真诚;有真才学,对各领域研究深入;做真研究,注重搜集数据和素材;也真文艺,爱好兴趣广泛”。
徐莉认为,所有致力于为儿童提供更多有价值经验体验的人,都是同行,都可以合作交流,相互增益。因此,前行的路上,她总有同行者。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02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