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众多角色中,我以为为人父母是最有分量的。因为在这个角色中,爱的意义最为丰富。我主张为人父母者要“让爱有光”,如此说法,不得不提到我敬重的她和她的著作。这不是书的推介,是一段被爱温暖的故事……
今年1月,我收到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旅居美国的知己杨清瑕刚刚出版发行的教育新作《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时分,满心期待地打开书,手捧墨香幸福油然而生,顷刻便陶醉在文字与思考里。
我与杨清瑕相识两年多。最难忘的是一次我要进行大型讲座,想广泛征求意见,彼时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和专家讲师团成员的杨清瑕,正在北京与知心姐姐卢勤一起组织活动。在繁忙中她给了我78分钟时间,没有寒暄,没有委婉,就是一位师长亦是一个朋友的客观、中肯、最可行的建议。
杨清瑕说自己是“迎着阳光走的人”,而在我的眼里,她本身就是发光体,她对我的关爱不是个案,而是对所有值得她关爱的人都有的一种温暖、鼓励与引导。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为本书作序时说:“这是一次面对生命成长的教育剖析;这是一场深入文化内核的教育对话;这是一次直面现实问题的教育思考。全书都在传达着‘教育是生命引领生命的过程,是一次爱的实践’”。
从教师到校长、从中国到美国、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杨清瑕用自己30年的育人经历实践着: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普通修行。
全书一共三个篇章:第一篇“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美国华裔名校生父母教子心得)”,在我看来就是让我们学会“近视”。反观自己,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每个孩子成功的背后都有优秀的父母,他们爱子有方。
第二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式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我看来就是让我们学会“远视”。放眼四海,对比取舍中做到顺应融合,让我们看到美国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尊重、阅读、体育、合作、服务……这些恰恰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归的地方。
第三篇“跨越中美的教育投递(全球教育面对的共性问题)”,在我看来就是让我们学会“正视”。聚焦问题,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为教育助力,如何面对生命教育、个性教育、规则教育、挫折教育、问题教育……我们需要客观的分析,冷静的思考,合理的实践。
让爱有光。光是一种力量,一种方向。父母于子女之爱有光,给予方向来自引导,给予力量来自陪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起跑需要力量的蓄积,需要方向的指引。
不仅如此,关键是书中的教育理念,再一次给我的教育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之路上,我要让自己的爱有光,因为我相信:大道至简,朴素真实的爱最有力量。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怀来双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9年02月27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