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看随想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Alberto Manguel),1948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85年后成为加拿大公民,现居法国。曼古埃尔是享有盛誉的小说家和翻译家。曼古埃尔和博尔赫斯友厚,深受后者影响。
《阅读日记》记录了曼古埃尔在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这一年里重温12部“心爱的老书”的心得、联想、思索和回忆。这些书中,有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歌德的《亲和力》、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等。
这里选刊的是该书的“前言”。由此,我们或能去阅读《阅读日记》全书,更及于作者的《阅读史》等,则我们之大愿也。
《阅读史》堪称“关于书的书”的经典。“年轻的亚里士多德坐在一张垫椅上,双脚舒服地交叉,一只手垂靠在侧身,另一只手抵到眉边,疲倦地读着一卷摊开在他膝盖上的书……”曼古埃尔这样开始他的“阅读史”。(任余)
我们必须殚精竭虑地寻找每一行文字、每一个单词的意义,运用我们拥有的智慧、勇气与慷慨,超越文字通常具有的意义的限度,去揣测其更为深广的内涵。
——梭罗,《瓦尔登湖》
就像一切有着良好口味的人一样,莫纳尔德厌恶那些毫无价值的哑剧,而仅仅只是乐于——据他自己说——诱发一种对于过时事物的平凡的快乐,或者(这一点更加糟糕)是用那种所有的时代要么具有同一性,要么不一样的单纯幼稚的观念来吸引我们。
——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杜撰集》
有一些书,我们是可以轻快地一览而过的,当我们翻到下一页的时候,已经淡忘了前一页的内容;有一些书,我们是需要恭恭敬敬地阅读的,不敢对其中的内容妄加评论;有一些书,仅仅为我们提供信息,也并不需要我们对它们加以评头论足;然而还有一些书,我们是如此长久而深情地挚爱着它们,因此,是可以从最最真实的意义上,运用心灵的力量逐字逐句地重温它们的,因为我们理解它们。
阅读就是一种交谈。精神病人往往会沉浸在想象性的对话之中,因为他们从这种对话之中听到了来自他们大脑深处的思想的回声;读者们沉浸其中的,其实也是一种相似的对话,只不过这种对话是由印在书页上的一行行文字悄悄地激起的罢了。通常说来,读者的反应是不会被记录下来的,但是经常地,却有一位读者会感到一种取出一支铅笔、在书页的边缘记下自己的感受与回应的需要。这种由于读者自己心爱的书而在书页的边缘记录下来的感悟、评论和思想的一鳞半爪,会使文本的意义获得延伸,并将文本带入另一个时间和另一种经验之中;在一本书向我们描绘出某种幻影、并以自己的力量将我们带入某种状态的时刻,现实在不经意间也融了进来。
一两年之前,我在过完53岁生日之后,决定重读一部分自己心爱的老书,再一次地,我感到十分震惊,因为书中呈现的那些丰富而繁杂的过去的世界似乎折射出我正生活于其中的当下世界的令人沮丧的混乱。某部小说中的一个段落会突然与当天的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呼应起来;由于某种场景的作用,在我的头脑中已半被遗忘的某段插曲会猛然复苏过来;一个单词则会激发出一连串的反应。我决定把这些时刻记录下来。
于是,我开始用一个月的时间重读一本书,希望自己可以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完成某种东西,它将介于个人的日记和札记之间:它将由一系列的注释、感悟、旅行印象记,以及对朋友、公共事件和私人事件的素描或速写组成,而上述内容又均是由自己当时正在阅读的某本书引发出来的。我对选定重读的书拟出了一个目录。出于均衡的考虑,似乎很有必要使那些书有一个比较宽泛的覆盖面。(因为我除了是一个爱好广泛、兼收并蓄的读者之外可以说什么都不是,因此,这一点对我来说倒并不是太难做到的。)
阅读是一项舒适、孤独、缓慢而能为身体带来愉悦的工作。写作过去常常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然而,近来,作家这一职业却拥有了过去属于旅行推销员和演出保留剧目的演员的职业上的特点,作家们被召唤到某些遥远的地方去进行某种类似于表演的活动,只不过他们吹捧的不是厕所中用的刷子或者成套的百科全书,而是自己写作的书的种种优点而已。主要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整整一年的阅读时光中,我发现自己虽然在许多不同的城市中旅行,却一心期盼着能够回家,回到自己在法国一座小村庄内的屋子里去,在那里,我收藏属于自己的书,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在科学家们的想象中,宇宙在诞生之前,是以一种潜在的状态存在的,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处在一种搁置的状态——正如一位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处于可能性的迷雾之中”,直到创世大爆炸的发生。这种潜在的存在状态对于读者而言应该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以一种梦幻般的状态存在的,直到有一双手翻动了书页,有一双眼睛仔细地阅读了那上面的文字,并激活了它们,使它们凝聚而为一种思想为止。本书意欲记下的,正是部分在那些时刻瞬间产生的灵思。
(选自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杨莉馨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06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