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关键人物

写给“种花”的人

发布时间:2019-03-05 作者:陆莉玲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年近不惑,许多人和事都被时光这条河流不露声色地淘洗掉了。可学生时代的往事和几位值得感念的老师,却在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常常怀想。

小时候,读的是村里的中学。所谓的村中,教育设施设备与现在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教师素质也参差不齐。就是在这里,我遇上了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唐老师。

当年的唐老师,看起来像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但据说他大约也只40多岁。他虽然是公办教师,但家在农村,每天都在为生计奔忙。常常看见唐老师的裤管一个高、一个低,低头匆匆赶路的样子。后来,我读到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文中写到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这段文字,总让我想起唐老师洗得发白的中山装。

唐老师上语文课,经常是离题万里,但用现在的话说是教一篇带多篇。他的记忆力惊人,许多名篇都能当堂吟诵。教到朱自清的《春》时,他背《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我们听。他好像偏爱古文,讲现代文时也常常要插入一些古诗词名句来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当时的我虽然学了7年语文,却好似刚刚开蒙,常常因此惊叹文学的美。唐老师信手拈来的几句古诗词是谁写的?它的上句和下句各是什么?我实在无法遏制自己的好奇。当时家里正在盖新房,父母忙得焦头烂额,母亲给了我6块钱让我去镇上买一双雨鞋和一把伞。结果,我平生第一次自作主张,用这6块钱买了本《唐诗三百首》和《唐人绝句选》。然后,在寄居邻居家的一个月里,我背下了不少书中的诗。应该说,我仅有的古文功底,就是拜唐老师所赐。而唐老师也看出了我的变化,在我作文中引用的地方画上了一个又一个红圈以示欣赏;在课上频频叫我回答问题并用做标准答案……

初三时,我转到镇中学就读,遇上了又一位恩师。他是一位数学老师,讲数学如行云流水,逻辑缜密,推理清晰,孩子们都喜欢听。他一点也不歧视我们几个从村里来的孩子,给了我们更多的关爱。他当时也就20多岁,却是少有的敬业。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生病需要去医院就诊,让我们自习。语文老师前脚刚走,他就拿着三角尺和一大叠试卷进来了。全班同学嘘声一片。他说:我就讲两题,就两题。到现在,我还记得他满脸堆笑“讨好”我们的样子,令我唏嘘。我当时住校,中考第一天考语文,我感觉自己一篇作文没写好,似有离题之嫌,心理压力很大。数学老师也住校,去食堂吃晚饭的时候他看出我情绪低落,问明原因后劝慰我:没事,不一定离题;假如离题,还有4门功课呢,好好考能弥补……这些话语,让我感念至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今,我做教师也已二十载。如果我算是一个好教师的话,那是因为这些老师为我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标杆;我在工作中赢得了孩子的喜爱,那是因为我20年前受了老师们的许多恩惠,我只是在进行爱的传递而已。那些“种花”的人,为我们种下的何止是知识和技能啊!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06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