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篷车”的车轮已在陕西教育的沃土上滚动了6年,它把前沿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学方法、优质的教育资源从省市区名校、名师队伍中带到最基层、最偏远、最普通的教师当中,让身在大山里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让农村以及偏远山区的教师不出县城或者学校就可以感受名师风采。这项活动既为发挥名师和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了平台,也有效缓解了农村和偏远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窘境,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过程中工学矛盾和经费不足的难题,对推动区域教育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名师大篷车”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益良多。在培训过程中,总结提炼出好的经验与方法,对培训者是一个大的提升与挑战;作为被培训者,能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则是最便捷、最直接的研修方式。正是这样,“名师大篷车”焕发出强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形式灵活,送教到家。这既是“名师大篷车”最为显著的优势之一,也是取名“大篷车”的原因之一。培训组织单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和学校的需求与安排,选择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针对受训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组团。这样的培训团队专业性强,团队人数少,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团队人员,既便于组织集中又方便辗转,及时送教送培到基层学校、山区学校、边远农村学校。
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每次培训有名师示范课、专家点评、专题讲座、互动交流、校内研讨等内容。名师示范课采取同课异构形式,要求两位名师选取同一课题上示范课,有助于受训教师对比异同、取长补短,选取掌握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专题讲座选取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拨开受训教师心中谜团。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与名师面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找到自己的不足,树立未来发展的信心。
贴地行走,借鉴性强。“名师大篷车”遴选的名师都是来自基层的一线教师,他们更了解一线教师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成长的需求,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名师大篷车”所到之处,示范课选用的学生是受训学校的学生,打破了受训教师“别人学校生源好,自己学校生源差”观念上的障碍。而且,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不仅打消了受训教师教学方法水土不服的顾虑,还为普通教师树立了目标:只要努力,谁都有成为名师的机会。
节约成本,参与面广。学校教师的配备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个教师都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不可能让所有教师都外出培训。“名师大篷车”恰好解决了这一工学矛盾,既节约了教师外出学习的成本,又克服了无人代课的问题,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受益面更广。
搭建平台,树立榜样。教师要不甘于当“教书匠”,而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想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方法、有建树的研究型教师,就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做好自己,更要承担起培养带动一批教师成长的责任。“名师大篷车”在搭建一个平台的同时,聚集了越来越多有担当的名师,这也为自己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06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