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区域观察

“四个一”教育扶贫改变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9-03-12 作者:黄存平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跋山涉水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宣讲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家长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坚定了支持教育的信心……近日,江西省遂川县衙前中心小学教师利用休息时间,自备食物走访贫困学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这样的场景在遂川县各乡镇学校已成为常态。

制订大方案,确保“四个一”

“有方案作为行动依据,开展工作就容易了。”遂川二中教师郭明生说。为了有效推进教育扶贫工作,遂川县印发了《教育扶贫攻坚大排查大走访大数据大宣传大帮扶大巡查活动方案》,方案中详细规定了教育扶贫的具体方式,对基层教师开展工作有了明确要求。

“我们要把教育扶贫作为头等民生工程来抓。”县教体局局长林文平说,“教育扶贫工作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一个不漏(资助不漏一人),一人不辍(没有一人辍学),一分不少(资助足额到位),一户不缺(政策家喻户晓),确保教育扶贫的精准性”。

抓数据精准,促宣传到位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这首《十送红军》里的五斗江乡,在教育扶贫中开展了许多探索。“一定要有精准的数据,这是教育扶贫的基础。”五斗江中学校长李泳华感慨道。

遂川县通过“大排查”“大走访”建立学校教育扶贫“大数据”,要求各中小学建立、完善辖区内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就学情况花名册及统计表,详细统计在本乡镇(片)就读情况。各学校在填写表格时要有分工、有合作,最后落实到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教师,建立各校教育扶贫工作责任一览表,并将电子稿和纸质稿上报教育扶贫办公室,以便建立全县教师教育扶贫信息库,帮扶教师要如实填写责任一览表,并张贴在贫困户家中。

同时,各学校在校园内外悬挂宣传横幅和永久性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一览表,张贴遂川贫困户奖补歌;在村委会醒目位置张贴精准扶贫政策一览表,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遂川县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宣传单、《遂川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填写并张贴《遂川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联系卡》;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将教育扶贫政策进行广泛传播;各中小学利用会议、广播、班会、文艺节目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

孩子盼读书,政府来资助

“我以为自己与大学再也无缘了,心中无比绝望……”家住戴家埔乡的叶珊珊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后,因家庭变故,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她对读大学失去信心。当政府、学校知道她的情况后,多方筹措资金,让她享受政府资助金8000元和入学路费1000元,热心企业帮助解决4年生活费共57600元……“我一定会迎难而上,实现梦想。”叶珊珊眼里闪着泪花说道。

以教育为支点,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还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共享教育扶贫的雨露,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林文平说。

目前,遂川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学子女建立从学前到大学全程教育精准资助体系,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县资助中心工作人员郭中华提供了一组数据:2016年以来共为3.04万人次在县内就读贫困生发放各类教育补助6042万元;2018全年向98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发放教育资助资金2309万元;针对3469人次县外就读未落实政策的贫困学生,落实各项资助345.38万元。由此,确保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全覆盖,做到“一个不漏,一分不少”。

帮扶暖人心,为民树信心

“有这样的教师,遂川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根发在电话里动情地说。因常年在外,他少有时间回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依靠教师,虽少有陪伴,但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遂川县通过实行“大帮扶”活动,建立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结对帮扶机制,变“家长跑”为“教师跑”。将“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大帮扶”与“万师访万家”活动结合起来。用孩子的成长让家长尝到甜头,让家长看到盼头,让家长更有奔头。从局长到普通干部、从机关到学校、从校长到教师,用实际行动拉近与被帮扶者的心,让教育扶贫走进心里,暖在心上。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遂川县教体局)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13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