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局长专栏

家校合作共筑教育新家园

发布时间:2019-03-12 作者:李婧娟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

儿童好比一颗种子,自身有成长的需求与天性。成人需要做的是给种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辅助他们按照自身规律生长。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落脚点,家庭的生态环境是儿童成长的根基。学校作为知识体系教育的专业场所,一方面要充分营造有利于儿童自主发展的治理生态,另一方面要协同家庭,依靠父母这一儿童成长最值得信赖、最有力量的资源,最大程度促进儿童全面、可持续发展。

以项目为抓手,营造家校共育氛围。为了让教师、家长更好地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2015年底,苏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妇联、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启动了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并将此项目列入2016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实事工程,一轮三年。基于此,苏州市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通过申报答辩等程序选定200所项目学校,以此开展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工作者培训;每年组织1000场家庭教育巡讲活动;编制一套九册家庭教育家长读本,免费赠送给苏州90万学生家长。三年里,苏州市政府投入经费4000万元(不包括各县市区政府投入)用于资源开发、师资培训、活动组织、平台搭建等。三年的实践,家庭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成为苏州市域内的共识。

以课程为核心,搭建共同学习平台。家庭文化、父母的理念对儿童成长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儿童习惯养成、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有着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唤醒父母家庭教育的意识,激发父母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动力,苏州市教育局最大限度整合各种资源,编写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家长读本。读本以生命、生活、学习为主题,围绕生命特征、成长需要、成长问题,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九个方面展开,帮助父母认识儿童成长之道。同时,开展“名家大讲堂”、苏州“家话”等活动;开发形式多样的音频、视频、微课,线上线下搭建多元学习平台,给家长、教师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平台。并研究制定《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以研制学习课程同步进行初级培训、进阶培训、高级培训。

以活动为纽带,提升合力育人成效。苏州市教育局以家庭教育专业指导者为火种,以各项目学校为基地,组织多样的家长指导与家校共育活动。家庭教育的集体指导、现场咨询的个性化指导、家庭教育沙龙、家长读书会……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融洽了家校关系、密切了家校合作、达成了育人共识。家庭与学校的互通、互动、互补、互助,成为儿童成长的美好家园,学校与家庭成为儿童培养的命运共同体。

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能实现同频共振,既充分挖掘各自的资源优势,又互相补位叠加,才能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13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