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生看课

找回真实而柔软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9-03-19 作者:庄顺怡 来源:中国教师报

去年在上海参加学习共同体的会议,我感受很深。会议主题是“倾听儿童的声音”。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我很荣幸能抓住“儿童时代”的尾巴,在此分享几点自己的感悟。

首先,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却从传统课堂中的普通学生成长为一名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在3年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中,令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平等,不是换位,不是合作,而是纯粹。

初中阶段,许多学生上课不肯发言、不敢发言,相信已经成了传统课堂的常态。是因为没问题吗?是因为“谦让”吗?我想不是的。学习是掌握知识以提升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灌输,而是间接领悟。我们都是具有不同思维的人,所以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理解障碍,产生疑问。王阳明将有疑问而不知要问称为“默之愚”,这正是我们作为学生保持沉默的表面原因:我们有想法,但苦于不知如何开口。

是什么把我们本来会的东西,给教不会了呢?是课堂上来自同伴与老师的审视压力。陈静静博士曾讲到,老师的“不回应”会导致学生的“浅表学习”,这是值得担忧的。而我想,比不回应更可怕的,是老师的“浅表回应”,而浅表回应可能是无效回应。举例而言,许多老师最喜欢问学生的一句话,“懂了吗?”其实我一直觉得老师的这个问题很奇怪,当你问出这个问题,不就已经察觉到学生没有听懂、产生疑问了吗?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疑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长达半分钟的沉默,甚至更久。之后,老师继续该讲什么讲什么,这让我也很难受——我所说的“审视”与评判,正是一种浅层的非理性回应。这是在说,以学生的表象判断其优劣。这种判断很容易被学生觉察,进而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时被人时刻监视,这是怎样的感受?

在审视下,我们担心别人的窥探,用沉默来掩饰自己。差生指望好生,好生指望老师,师生关系差,生生关系冷,不只是怕说错,我们害怕所有被他人论断、被贴上“学霸”或“学渣”的标签。诚然,我们自身学识浅薄、表达能力差是沉默的一些客观原因,但它们能够成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吗?审视之下,沉默让我们的自信心、独立意识、责任意识乃至集体归属感不断流失,因为我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学习需求——安全与归属感需求。

我深知,成绩是重点,纯粹的课堂在高考面前不太容易构建,但学习共同体让我看到了这样的希望,甚至可以将它视作未来课堂的先导。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纯粹”是出发点——就是不给你目标,不给你框架,让你自由发挥,让你无师可依,却有人为伴。你有疑问?喜欢发散?没有关系,不必担心,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课堂。这不是“换位”,只是“归还”。既是“我们的课堂”,我们自然会对发言与沉默产生责任感,各得其所,或听、或说、或写,都是自我的表达。这是一个自洽的环境,学生包容一切学术观点上的差异,也自主纠正任何离题万里的扯皮。不过,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也听窗外事,知人论世、通晓事情。

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有一个让我非常受触动的行为,那就是鼓掌。不是专家上台的捧场,而是被你的话语触动后,真诚地认可你、最纯粹的共鸣性掌声。试想,你是一个有些怯懦的学生,难得发言,然后你看见了同窗专注的眼神。你不自觉也被感染了,从声如蚊呐到慷慨陈词。话毕,你大梦初醒,打破“人设”的恐惧压过了思维解放的喜悦,这时掌声响起。

掌声或许不如潮,却渐渐汇聚成流,将你包围。它带给你的,不是一种座位归属感、班级归属感、课堂归属感,而是更广泛的对知识、对努力、对尊重、对真我、对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归属感。

我想,考试分数的本质是个人能力的量化,是一种价值思维的外显。正如“自我价值”是“被需要”的根源,学习共同体课堂看似以进度拖慢为代价换来了“不实用”的平等合作共享精神,但这些恰恰是求知之本。在更漫长的时间过后,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我很感谢学习共同体带给我们的纯粹课堂,让我能够敢于发声,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我,也找回了最初那个真实而柔软的自己。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 庄顺怡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20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