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老是想着到点接孩子,也不用老是寻思让谁帮忙接孩子,可以安心做业务。”山东省高青县千乘湖小学一年级学生张泽睿的母亲李群说。
去年秋季,张泽睿到高青县千乘湖上小学一年级。一听说下午放学较早,张泽睿的父母顿时犯了难,夫妻俩在县城开了一家家政服务店,工作时间不确定,双方父母又都在离县城较远的农村,接孩子的问题成了夫妻俩的头痛事,仅方案就制订了不下3套。
可开学后,他们的所有方案竟然都没有派上用场。
“没想到,放学后孩子可以继续待在学校,还有老师领着做一些孩子愿意做的事情,比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强多了。”李群告诉记者。
与张泽睿父母一样,“三点半现象”是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问题。
“解决好放学后孩子谁去接、谁来管、怎么接、怎么管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为学生和家长服好务的问题。”高青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江说。
据了解,高青县围绕“课后”做起了“服务”工作。“既然是服务,就要体现服务性质,充分体现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张玉江说。
为此,该县要求各相关学校按照“家长申请、学校审批、签订责任书”的流程做好课后服务。同时,要求有关学校按照拓展视野、培养个性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导向,以问卷调查、微心愿期许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愿望和需求。
据了解,全县37所小学根据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先后开展了足球小将、花式踢毽子、趣味绘本阅读、艺术欣赏、小小书法家、国学经典诵读、花样舞蹈、创意绘画、手工制作、最美国球、科技制作、优秀影视剧观看等20余种课后服务活动。有的学校还结合实际,开展环保、献爱心等特色实践活动。
长江路小学一年级学生许若溪平时很喜欢学音乐,听说学校有口风琴乐队活动,她马上就报名参加了“哆来咪”口风琴乐队。“现在我已学会了吹奏口风琴,心里特别高兴。”许若溪说。
“课后服务,要准确把握定位,严格依规依纪操作。”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士学说。
为此,高青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从组织领导、人员保障、服务内容、监督检查以及严禁借机集体教学、补课、乱收费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课后服务”规范、科学、有序。
“方便、安全是课后服务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长江路小学校长郑纪孝说。
为了方便家长,高青县还实行课后服务学生弹性离校制度,家长可以随到随接,也可以按点定时接,并从领导值班、教师组织、安保人员配备、学生交接手续等安保措施落实方面做好周密安排,确保课后服务安全。
对于家长确实不能到校接的学生,长江路小学采取经家长申请在课后服务后由校车送的做法。
不仅如此,高青县还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规范治理课外辅导机构,为课后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俩都是教师,不用提前接孩子,就不用再纠结谁哪一节有课、谁可以提前去接孩子的问题了,课后服务让学生和家长受益,也让教师自己受益。”高青县中心路小学教师韩元素说。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27日第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