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悦读·话题

无远弗届的思考

——读《未来学校

发布时间:2019-06-18 作者:段 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朱永新教授,是个善于思考的学者。”我非常赞同王蒙先生的这一评价。

《未来学校》“杀青”后,朱永新先生将电子书稿用邮箱发过来让我一睹为快,真是一口气读完。

读后,很感慨。作为一个学人、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每天要处理各种社会性事务,这样耗神费力,不惜投入,世俗的功利一点都沾不到边,究竟图什么?有人说,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使命。我想,应该是使命的力量使然。

穷数年之功,费无尽心机。过程不无艰难,耗费难以估算,朱永新教授享受这些,乐在其中。

这本书,赏心悦目。

科学地预测“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这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搜觅积累,甄别整理,聚沙成塔。

翻开《未来学校》一书,感觉脑洞大开。作者信手拈来大量史实,中外教育典故烂熟于心,恰到好处,一系列栩栩如生、可实践的构想跃然纸上。作者对“学校”“学习”“课堂”“学习路径”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既回答了学习者自律、兴趣、情感、创造、道德这些必答题,又在让教育回归本质上作出了详细例说。

未来来得如此之快,必须有人辨别方向才能看清前路。《未来学校》站在今天的视角对未来进行展望,作者认为个性化、私人定制的“学习中心”或成为主流,“在家上学”“智慧平板”将伴随每个人。人们随时有学习的机会,未来将步入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未来学校”命题,要求教育运用现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去推进实践创新。作者对文献资料的搜集、考证、引述,慎重严谨,搜集求全,资料求真,考校务细。

教育的问题源自社会而反映社会,好的教育,好的学校,必然是“共享差别、生态和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真善美终极目标和价值的理性追求。毋庸置疑,个性化、私人定制的“学习中心”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最佳途径。

开宗明义地说,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在写作中展现出的是极强的脉络梳理能力。

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自己的人生。作为青年学子成长的教科书,朱永新教授处事做事认准目标,咬定青山,心无旁鹜,执着向前。“他的眼光,已经越过了对于教育的功利追求,远达历史深处中国对于未来真正的人才的需求。”作家梁晓声说出了我的心声。

《未来学校》无远弗届的思考,让我们更加明晰当下的生活。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英山县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6月19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