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师生之间

闻木樨香乎

发布时间:2019-11-05 作者:王富珍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节那天,同事转发了一个公众号给我,里面有一篇回忆文章《我的几位先生》。作者是我毕业多年的学生,看到回忆我的那几段文字,感动之余很庆幸自己没有把“立德树人”当成一句空话。

——前几日跟朋友聊天,朋友笑我说现在谁还看这么长的公众号文章啊,你怎么不转型,写点抢眼的八卦、短讯啥的?这时我就跟朋友提到我的高中老师王富珍先生。

学生穿过世事向我走来,让我感觉教师迈出的每一步都不会留下一座空城。

作为语文老师,平日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能力。

——我真正对文学感兴趣是因为王先生,源于她的宽容和智慧。高中作文课,老师命题,同学们用方格作文纸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已经是惯例。而第一堂作文课我就用蹩脚的自信,一口气写了五首“古体诗”和一篇半文半白的小说,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年少无知的尝试,是因为彼时仰慕所谓的魏晋风骨,想做些标新立异的事情。而王先生并未因此大怒或是给个零分。她给我打了个“优”字,并且评价“尝试可嘉,望多读书多创作”。

我现在仍能保持读书写作的习惯,就是受了她的鼓励。

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个性不同,教师应该呵护,而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应放在一个模具里“加工”,最后都成为一样的“机器零件”。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她看我腼腆,容易紧张,特别让我到讲台前讲些唐诗宋词,并鼓励我说这是你的特长,要与同学分享;她觉得我对写作很有些兴趣,便推荐我的文章参加各种比赛,还复印我的考试作文分发到年级各班阅读。我想,不是我的作文有多优秀,而是因她是一个用心的老师,通过她的力之能及,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孩子内心萌芽的梦想,鼓励孩子勇往直前,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

学生的自主发展不仅体现在“身心健康”上,更体现在“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上。这让我想起了苏格拉底,他启发诱导学生把他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却说这个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中本来就有的。

当然,教师的精力有限,能力也不相同,况且班级学生人数偏多,所以有时难以面面俱到。只是希望自己能像水一样不断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美。

——她通过(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长的不同,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改变自己。我们那时很是掀起了一阵嫉妒的风潮。似乎王先生对别人关注时,其他人都会吃醋,也要暴露一些缺点,让王先生找到自己来纠正。

亲其师信其道,就像从政者得人心方能得天下一样。一个教师如果能够获得学生的爱戴,潜移默化中自然“学高”“身正”。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常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师生一场,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教师可不能做“糊涂先生”啊。

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最高境界了吧。

很喜欢“闻木樨香乎”的典故,木樨香不香,学生自然能够闻得到,也能受到熏陶。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06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