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PISA看南昌教研的应然走向

发布时间:2020-03-16 作者:蔡久胜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9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了2018年最新PISA成绩。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测试中均遥遥领先,勇夺第一。回顾中国参加PISA测试的历程和起起伏伏的成绩,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投入明显加大,学校办学条件稳步改善,教师专业化程度快速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显现出优越性;二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还不充分不均衡,优质均衡的道路还很漫长。

看着PISA测试,我心生遐想:如果让江西或仅让南昌也参加中国军团,成绩又会如何呢?结果是难以估测的。通过分析PISA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我认为教研人应该把PISA测试当作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教研视野更加开阔深远。PISA测试指向全球素养,其核心内涵有四点: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教研的开展需要结合区域实际,但教研人需要站在人发展的角度定位区域教研。也就是说,人未来发展需要哪些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不能只把目光聚焦于知识和考试。基于这样的需求重新设计我们的教研。

我们要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中小学和普通高中的育人方式,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我们要突出全面育人研究,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我们要切实转变教研方式,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我们要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倡导数字化背景下的阅读实践,尝试“纸笔测试+机考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改革,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教研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教研要想发挥好服务一线教育教学的作用,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做到两个“继续”:继续坚持教研的组织建设,包括市、区、校三级教研组织,特别是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名校教研联盟建设、城乡一体化联片教研建设,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研活动组织平台,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基础和制度保障;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夯实基础守住底线。要建立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考核体系,通过下校听课视导的方式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要依据考核指标自查自改,强化日常教学常规管理;要加强校本教研,学期初要有明确的教研计划,教研(备课)组要组织开展有主题的教研活动,定期进行校内“优秀教研组”评选;要高度重视考试管理,对调研测评和阶段性考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教学改进措施。

教师专业提升更加有效有法。PISA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合作程度越高就越成功;听其他教师的课越多,对自己的认同感就越高;参与不同班级的联合活动越多,自我认同度越高……由此可见,教师要学会在团队合作中成长、在专业共同体中成长。南昌市第九届“园丁杯”教学竞赛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些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往往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团队。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真抓实干。PISA测试数据显示,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好。学习成绩既与学习时间有关,也与学习质量有关。在中国,学生每星期约有60个小时在学习,比成人的工作时间还要长。我们倡导把孩子的学习时间用在刀刃上,减少死记硬背、机械抄写和重复、过深、过难的作业。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上,我们要排除万难“做减法”,下大力气规范文化课的课时和作业量,将过重的文化学习负担降下来;同时又要集思广益“做加法”,坚持“五育”并举,开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为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学生既学得好又学得快乐。

PISA测试是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间接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恩格尔·古里亚指出PISA测试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分享最佳政策和实践的证据,并提供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支持,以帮助各国为所有学生提供最佳教育。”教育要改变社会就要先改变学校,要改变学校就要先改变学校的人,改变学校的人最关键的是改变学校的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特别是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显然,在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上,教研人要发挥持续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3月18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