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建构区域教研高速路网

发布时间:2020-03-23 作者:程洪凯 来源:中国教师报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原名宜宾县,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叙州教育迅即从大农村教育变成“大农村+大城市”格局。2019年,全区7932名任课教师中,城市1736人,占21.9%;镇区2250人,占28.4%。

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叙州区教体局按照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提出了“守正创新、因材施教”的理念,围绕“提升区域教研能力和教育现代化水平”两大重点,在优化研训机构、建强教研队伍、创新教研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优化教研体系。叙州区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简称“研培中心”)是直属于教体局的业务指导中心和神经中枢,肩负着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养发展、教育决策咨询、教育教学测评和信息资源服务等职能,现有专兼职研训员81人。体系优化和教研赋能是衡量一个区域教研能力的关键指标。为此,在叙州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教体局对研培中心进行了5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教研赋能先行。改“教研员”为“研训员”,赋予研培中心教师培训职能,并借助两轮“国培”项目对所有研训员进行通识性培训,初步实现了教研培训一体化。

二是增设内设机构。在小幼、初中研训室和继续教育、教育科学研训室的基础上增加德育、心理研训室,实现了学科研训全覆盖。

三是外设高中研训室。将高中研训室建在区第二中学,10位研训员既执教课堂、把脉高考动向,又引领全区高中教研、督导教育管理,成为高中教育的前线“指战员”。

四是下设学区研训室。学区研训室真正实现了教研重心下移,上承研培中心职能,下担教研兴学使命。15位专职研训员常年扎根在基层学校,整合了学区、学校的教研骨干力量,增强了研训纵向统筹和校际横向协同的力度与频率,形成了“城乡一体、全域覆盖、协同竞争、共谋发展”的教研局面。

五是新设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由区电教馆和研培中心信息所整合而成,负责全区的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教科研模式,让优质资源实时共享,推动城乡教育、学区教育一体化发展。

建强教研队伍。专业上高标准要求。坚定“一个研训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信念,每个研训员都要能领导一个学科、致力一个专题、研究一个课题,提炼出独具学科特色和富有育人成效的研训模式,提升自身的研训能力和学科影响力。

业务上内涵式发展。所有研训员都要努力完成“六个一”任务。具体要求是每位研训员每学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读书心得,交流或发表一篇学科论文;每学期做一个专题讲座,一次学科成绩分析,发表一篇宣传报道。高质量落实“学、行、思、研、写、说”六位一体活动,并把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评价考核。

机制上动态管理。由区研培中心根据研训员的职能、职责制订考核方案;结合过程管理和工作实绩,对研训员分学科、学区或所室实施捆绑考核、双向评估、动态管理,做到能进能出。研训员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聘任,届满经考核优秀者可继续聘用或提拔任用;基层学校反馈满意度低或考核不合格人员退回原单位。

创新教研方式。践行主题教研四步走。在叙州区,“主题教研+同课异构”已逐渐成为教学视导常态,让教师亲历“问题诊断—议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高”全过程,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整合常规检查与专项调研,融教科研、校本研修、专题讲座为一体,减少对学校的干扰,提高了教研实效,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好评。

组建名优教师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有两个形态:一种是由研训员牵头,在辖区内遴选名优、骨干教师组成“学科种子团队”,以任务申领和合作攻坚的方式,助推教师成长;一种是以学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主,构建跨区域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线上展示、线下交流等形式,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哪种学习型组织,我们都希望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培育,成为教师成长的共同体、智慧课堂的发源地、教学改革的实验室、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创新课题管理评估法。叙州区教科研坚持效果为上、成果并重,倡导研训员身先示范,领研一个课题,构建一种教学模式,建设一套学科资源。在课题管理创新方面,一是课题立项“三步法”,即经历课题发布与培训—学校申报与对话—专家独立打分与综合评审三步骤,确保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可行性。二是效果检测“两坚持”,即坚持现场评估检测,确保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坚持外聘专家参与,确保评估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三是成果评估“两创新”,即引入专家盲评,鉴定成果的价值高低;尝试编辑出版区域优秀成果,加强成果的推广效度。

夯实校本研修路径。叙州区全面修订《校本研修暨学时登记审核工作意见》,实施校本研修网络化、问题化、专题化、个性化的“四化”管理,消除教学与研修“两张皮”现象,为教师减负,为育人增效。以“校本研修管理网络化”为例,区研培中心利用信息技术中心自主开发的教师发展平台实现了四大变革:一是让校本研修实施单位在平台上自主发布研修方案。二是教师个体在平台上参与灵活多样的研修活动。三是乡镇中心学校根据所属单位对教师学年、月教学常规完成情况进行初步审定,并认定学时;学年末经区研培中心终审后,由系统认定继续教育学时,并自主打印学时证明,减轻了学时登记的工作量。四是节约了成本。一系列举措让叙州区教研发生了质的变化,初步建构了区域教育发展的高速路网。

(作者系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教体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3月25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