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兵》:从“童年”走向“成年”

发布时间:2021-08-25 作者:陈 英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家北乔的新书《新兵》,选材于新时代武警部队新兵生活,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来自祖国各地性格鲜明的新兵。书中弥漫着浓浓的“兵味”,通过一个个简单的生活片段,真实地展现普通士兵的个性与生活、成长与蜕变,可谓是见证了“新兵”从青春稚嫩走向合格军人的“成年”过程。

稚嫩的“童年”时代。作者在书中着重描写了一个班的兵,他们来自不同阶层,有着迥异的人生。他们像所有的俗人一样有过抱怨、自私、懦弱与虚荣,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并为此而耿耿于怀,甚至还有人检举告状……一个个不得志、对未来无甚打算的青年形象跃然纸上。贾海涛是由乡亲们抚养长大的孤儿,他刚进新兵连就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报考警校提干,因此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英语;章大强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他“武艺高强”,篮球打得好,认为当兵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军事素质,而不是去做一些与此无关的事情;而唐志刚之所以来当兵,最初的动力仅仅是“有吃有喝减轻了父母的负担,那身军装也很神气”,他每天早起抢着打扫卫生就是为了上光荣榜,功利心非常强烈……

很明显,北乔没有将军人神化,他笔下的新兵都还只是一群幼稚的小孩,是处于人生“童年”时期的孩子。童年时代的孩子是被允许犯错的,他们稚嫩不成熟,内心却又是封闭的,需要让他们在真正的生活之中领会成长,逐渐褪去稚嫩的橄榄绿后挺拔傲立,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从容的“成年”时代。在军营,新兵不仅要接受肉体上的煎熬和打磨,更要在意志上接受磨砺、适应生活。北乔以散文化的语言,打破了人们对于军旅生活的“猎奇”,让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在军营中接受打磨,逐渐变化。

贾海涛被班长“教训”一番之后突然醒悟应该找准当下生活的定位,校正自己的坐标,打好基础,而不是一味好高骛远;章大强则是经历了新兵连的“武术”(擒敌技术)训练之后才明白自己的浅薄无知;唐志刚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中发掘了另一个自己,他发现当兵使他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丰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脱胎换骨三月论英雄”。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个性迥异的士兵经受磨砺,在一点一滴中退去青涩与幼稚,走向了从容稳重的“成年”时代。

《新兵》中人物不多,生活内容也相对单调,然而人与人的差异形成对比,凸显出初着戎装的新兵不同行为与心态,极大地丰富了小说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其实并不非常注重故事性,而是将重点放在新兵的真实体验上。《新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新兵”时代,帮助我们磨砺自我意志,消灭狭隘自私小我,让我们由“童年”时代的新兵淬火锻造,成长为一名坚韧、勇敢、无畏、合格的“军人”。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学生)

《中国教师报》2021年08月25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