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故事

“纸”间智慧

发布时间:2021-12-14 作者:赵 翔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喜欢折纸,因为折纸的过程单纯又神奇,让人内心平静,仿佛重温孩提时代的快乐。以前,我只能在工作与家务之余挤出可怜的一点折纸时间;现在不一样了,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后,我可以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折纸,共同分享折纸的快乐。

铺开一张纸,对折、卷起、压平,翻转折叠之间,纸张仿佛有了灵性。从平面变成立体,一张纸能变成小纸船、小飞机、小盒子、小花、蝴蝶、星星……一双手好像有了魔法,让普通的纸张变化万千、活灵活现。每当完成一件新作品,学生都惊喜连连,他们发现折纸的过程十分神奇,也很快迷恋上了折纸。

以往,许多人误以为折纸只是孩子的游戏,是幼儿园的手工课程。其实,手工折纸不仅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同样也受到其他年龄段的欢迎,青少年、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能够掌握这项技艺。折纸有许多好处: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提高记忆力,增强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等。

我们的折纸课程从简单易学的内容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学会才算过关。有的学生不会折,开口向同学求助;有的学生折得快,主动帮助别的同学,互动过程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学生学习折纸一开始使用的是袋装的专用彩纸,虽然花费不多,但是浪费比较严重。看到这种现象,我提倡节约纸张、变废为宝,同时也把环保的理念引入课堂。我们尝试使用旧杂志、广告纸和包装纸,这些纸张印刷精美、纸质柔韧、图案丰富、色彩多样,能折出不同的效果。因为纸张有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学生的作品不再千篇一律。折叠出来有什么效果呢?只有等到折好之后才能看到,这就有种“拆盲盒”的感觉。学生对彼此的作品品头论足,比较谁的作品更漂亮,如果觉得自己作品有不足,就在上面画图案、粘迷你贴,让作品更加完美。没想到这个环保的倡议,不仅让学生的作品变得更加多元,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许多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瓶颈,出现“中年危机”,甚至产生职业倦怠。这时如果拥有一份“跨界”的兴趣爱好,内心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满足。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之后,许多同事在做好教学基本工作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业余爱好发光发热,与学生一起学习、分享——编织、表演、扎染、篮球、服装设计……一名英语教师教烘焙,整个教室都香喷喷的。这样的特色教学,不仅让课后服务的课程变得更加丰富,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爱好折纸,学折纸、教折纸,在此过程中不觉得劳累,反而感到减压和治愈。我与学生一起制作了大量精美的作品:课间让纸飞机在天上飞,将小纸船放在水面上漂流,看哪只纸青蛙跳得最高,把折好的小星星装进漂亮的玻璃罐里……折纸是既传统又现代的技艺,花样繁多,乐趣无穷。

学生的智慧蕴藏在手指之间,折纸让他们感到惊喜,不断萌生新的创意,打开一扇扇想象的大门。师生共同享受一段折纸时间,每次完成作品时那种小小的成就感都有着不一样的惊喜。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辽沈街第三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15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