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的校长

老校长的高明之处

发布时间:2022-02-09 作者:杨永厚 来源:中国教师报

刘新华老校长1994年光荣退休,今年已近90岁高寿,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

刘校长与我同乡不同村,他早年在县内几所学校当过教师,也做过校长。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户县五中教高中语文等学科,是我的语文老师。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成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刘老师已从户县五中调到庞光镇初中担任校长。这在当时可是县内名气不小的学校,用“双一流”这样的时尚词语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1987年秋,一纸调令让我从村小到了庞光镇初中。据了解,当时学校初三政治学科急需一名教师,因为我在公办教师招考时报的是中学政治学科,就被刘校长点将选中了。

在庞光镇初中任教前期,由于工作量大,整天忙于教学,我与刘校长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他给人的印象是很温和,很慈祥,面带笑容,很关心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

参加了一段时间的每周教师例会后,我发现刘校长与一般校长有不少区别。比如在例会上,他不像一般校长要么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要么直接回顾上周工作、安排布置本周工作那样简单了事,而是每每把自己会前学习精选的文章先给大家读一读,有时也会作一些讲解,然后再安排具体的事情。当时,他开会的方式也让一部分教师不理解,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想来,这正是他比一般校长高明之处。

在庞光镇初中工作两三年后,我被提拔为主任,负责政教、学生方面的工作。据说当时刘校长也是顶着不少压力选的我,因为学校里比我资历深的大有人在。走向管理岗位后,与刘校长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我渐渐对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他勤于学习,善于活用。主流教育类报刊是他坚持阅读学习的,有时他也会把一些好文章推荐给我们。我因工作上的事,多次去他办公室汇报,往往都会看到他正在翻阅这些报刊。还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他不只是停留在学习层面,还常把所学的新理论、新经验转化应用于学校工作中,给人一种超前、新鲜且理性的感觉。

他管理治校,注重民主。担任庞光镇初中校长的几年里,刘校长很讲民主,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独断专行、唯我至上的影子。不管是在什么会议上,他总是让其他人充分表达,哪怕是不同的声音,他都会平静谦和地倾听,看不出一点不悦。他充分信任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即使其他人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也不会当面指责批评,只是善意提醒,商榷解决的办法。

他重视“五育”,鼓励创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初中学校死盯升学率,刘校长却比较理智、冷静,他并没有把升学率作为办学的唯一追求,反而对学校的德育、体育、艺术等工作丝毫不放松,鼓励突出特色。学校的体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严格化、特色化在全县是出了名的,校内涌现出全县唯一的全国体育教学先进教师,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县市省级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就是最好的佐证。我当年还主管过学校德育工作,在刘校长的支持下大胆进行改革实验,开展德育分年级实施探索,为此学校的德育工作经验受到县教育局的肯定,并在学校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后来又在省市乃至全国专业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吸引了不少同行前来参观学习。这些都离不开刘校长的大力支持。正因为刘校长管理视野开阔、敢于创新尝试,县教育局把庞光镇初中作为县级改革试点学校,刘校长也成为闻名全县的名校长。

后来几年,刘校长因年事已高卸任校长,之后我则升任学校副校长。

岁月逝去,时光匆匆。每当思绪展开,我总会忆起在庞光镇初中那短短几年里,与刘校长相处共事、学习工作的片段,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09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