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关键人物

我的文老师

发布时间:2022-02-15 作者:王 君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语文教学改革路上,文兰森老师是我的启蒙恩师。第一次见文老师是1994年。当时我获得了参加“四省五方”赛课选拔的资格,一个乡村教师进城参加比赛,内心很紧张。

赛课后,作为评委的文老师与所有参赛者谈话,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他神采奕奕,一说话就进入演讲状态,投入、沉醉、痴迷。

那次谈话于我而言,既是一次对语文教学的启蒙,也让我见识了钟情语文教学的不悔信念。我好像找到了一种共鸣,年轻的热血燃烧起来,渴望得到回应和引领。后来漫长的教学经历验证了这种共鸣,那就是一种追随──一颗心点燃了另一颗心,一片赤诚鼓励着另一个年轻的生命启程。

我与文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每前进一步身旁都有文老师的鼓励和点拨。

文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还曾任《学语文》杂志副主编,经常受邀到重庆各区县讲学,他便让我跟随他出去讲学,最终帮助我走出綦江区、走向重庆市;文老师要求我写文章,从教育名著导读到热门经典荐读、从课堂实录到课文解析,篇篇文章详改详批并推荐给专业杂志发表;他寄书给我,告诉我如何读、如何批、如何写,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他为青年教师搭平台,推出重庆青年名师;他提出了“导创”主张,工作中始终高扬“创新”的旗帜……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艰难的,我在彷徨、痛苦、无路可走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文老师。那时,我经常穿越大半个城去找文老师,就为了听听他激情洋溢的言说,看看他热情燃烧的样子。我需要被笼罩在他独一无二的气场之中熏一熏——那是当头一棒,是鞭策,是警醒。

文老师一直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儿。只要说起语文教学他就眉飞色舞,只要谈到年轻教师他就唏嘘感叹。

很长一段时间,文老师的办公室成了我的精神“疗养院”、理想“加油站”。当我在现实生活中心灰意冷时,只要在他那里坐一坐,便重新充满了力量。一位古稀老人对语文教学尚且如此执着、热爱,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

文老师对人对事的赤诚无私,集中表现在对年轻人的全力支持上。大约2004年,信息化教学方兴未艾,重庆因为地域原因在这方面并不领先。当时我先生和其他几位老师立志于此,做了很多探索,但苦于现实情况,研究举步维艰。文老师听说此事后拍手叫好,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创新,而且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他当即拿出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又借出位于繁华地带的一套住房作为我先生的办公室。

我先生的探索最后没能在重庆结出硕果,但对那批志同道合的老师而言,却是一段难忘的为理想奋斗的岁月。后来我们北上,我先生在新环境中靠着此前的探索快速找到了新目标。

带着文老师给予的信念前行,我从无畏惧,每有小小进步,他必亲写贺诗,就酒吟诵,高歌抒怀。一次我正徒步长城,文老师贺诗忽来,我迎风诵读千里之外文老师的诗作,想起这些年跟随文老师学习的点点滴滴,不禁热泪盈眶。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东莞市清澜山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16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