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厕所里有扇门不知道为什么坏了。”
我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到两个女孩子站在办公桌前,一高一矮。
这俩孩子虽说是女孩,可平时的言行比男孩子还要大大咧咧、风风火火。课间巡视时,从走廊飞奔冲向厕所的是她俩,在厕所里大声议论甚至仰天长笑的也是她俩。每每和她俩谈到这些言行恰当与否时,得到的反馈总是不屑一顾,又或者在你面前点头如捣蒜,一转眼依旧我行我素……
“这厕所的门那么牢固,怎么会说坏就坏呢?上节课还好好的。”我几乎已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这俩孩子没有一次不是挤在一间厕所里打打闹闹的,现在好了,门都给破坏了。
我站起身,说:“走,我们去看看门吧。”
厕所依旧干净卫生,只是有一扇门像得了颈椎病似的,上半身歪斜着。
我扶了一下门,一松手,它又斜歪着了。查看了门后的旋钮,完好无损。
两个孩子就一直默默地看着,却明显感觉到她俩有些紧张了。
“你们确定不知道门是怎么坏的吗?”我又问了一遍。
矮个子女孩开始支支吾吾,高个子女孩终于忍不住了:“你就承认吧,明明是你用力砸的,我都看见了。”矮个子女孩立刻像不断漏气的皮球,彻底泄掉了。
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彻底改变这两个娃“疯疯癫癫”的行为了。
“你们看,这怎么办吧。”我语气平和。
两个孩子预料中的暴风骤雨未至,似乎心里更没底了,对视了半天,脸上惯有的满不在乎消失了。
半晌后,说:“老师,我们修。”
“很好,怎么修?你们确定这扇门自己修得了?”
一阵沉默。
“我,我让我爸来修。”高个子女孩轻轻说。
“好!”我就在这等着呢。老师打电话给家长,那是投诉。孩子打,那是求助啊。
我追问:“给爸爸的电话谁打?”
又是一阵沉默。
“老师,我们还是自己修吧。那门,我们都看过了,可以修好的。”矮个子女孩看出了高个子的为难——谁愿意把自己在学校的顽劣一面告诉家长呢。
是什么让两个五年级的女孩子坚持自己可以修好坏掉的门——我并没有发现那扇门存在自己修好的可能性。看来,她俩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那你们先去修吧。”
我的办公室距离女厕所不远,坐在办公桌前,耳边尽是她俩的声音:“哎,你托着这儿……往上往上……哎呀,差一点……我们再试一次……”
女孩子力气毕竟有限,我怕她俩有个什么闪失,起身走到厕所,看到高个子蹲着双手用力托着门的下边沿,矮个子站着紧抓着门往上拽,脸憋得通红。
仔细一看,这扇门真的并没有完全坏掉,只是门的旋转轴上面的零件脱落了。只要把整扇门卸下来,对准上下的安装口,重新安装就行——这俩孩子应该第一时间就观察过,有了怎么维修的办法了,而我直到这一刻才发现。
“需要我帮忙吗?”我准备加入她俩。
“老师,您帮我们把门先拿下来吧,我们力气不够。”果然她俩很清楚维修步骤。
在我们仨的合力下,门被卸了下来;接着一鼓作气,对准门侧面旋转轴的眼儿,“咔哒”一声,门恢复了原样。
这时,已经过去了大半节课的时间。
“有什么想说的吗?”我扭头看着她俩。
“老师,我以后上厕所再也不大喊大叫,也不挤在一间了。”高个子女孩一脸认真。我点点头,她又补了一句,“老师,这事儿能别跟家长说吗?”
“可以。”我爽快地答应了。
矮个子女孩接着说了句:“老师,的确是我用力把门给砸下来的,我知道错了,自己做事自己承担后果。”
“你这个头不大,掌力不小哇,有点降龙十八掌的威力了。”一句话把这俩孩子逗笑了。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让她们回了教室。看着她俩远去的身影,再看看这扇坏掉又修好的门,我不禁感慨: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自己改正,行动的参与胜过教师言语教育千百倍。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连云港融盛双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23日第1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