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在家休养,打开书柜找到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灵性深处开莲花》。这是7年前一个学生送给我的,一张书签大小的纸片上面写满了文字:“第一次上课时,您曾笑着说,名字里的‘勤’字不要错写成‘琴’了,但我还是认为‘琴’更适合您,古朴素雅又充满韵律……”
看到这些熟悉的文字,我心里顿时充满温暖,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记得我在语文课上向学生提到过林清玄的散文很美,给他们读过我写的《游走鼓浪屿》和其他散文,没想到都被这个学生记在心里。八年级暑假,她去鼓浪屿旅游,回来时不忘带给我一些鼓浪屿的风景卡片;九年级分班后我就没有教她了,没想到她又送给我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虽然我只教了她两年,但听说九年级时她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我感到很欣慰。
后来,即使教学任务再重,我每周也会抽出一两节课让学生读名著。我希望我的学生不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而是喜欢生活、阳光向上的青年,希望他们的灵性深处也能开出一朵香远益清的莲花。
也许人在病中,感情是脆弱的,心思也是敏感的。不少学生发来问候:“老师,您怎么样了,病好些了吗”“我们都很关心想念您”“请您放心,我们学习都很努力”“祝您早日康复”……我多想早点康复,早点回到学校,但我只能回复他们:“不好意思,老师摔得有点严重,可能很久都不能给你们上课了。”
这些平时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孩子,面对意外受伤不能上课的老师,竟然如此宽容、如此细心,真是让我惭愧不已。想想自己,经常对那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异常严厉,甚至急躁、训斥、惩罚。作为教育者,我应该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一些发现和欣赏,多一些鼓励和赞美,这样才能种下一片荷池,迎来生机盎然的一池芬芳。
其实我早应该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花朵,单纯、善良,只要精心培养、耐心等待,总有一天都会在灵性深处开出一朵独特的莲花。就像此刻我的桌前,本应长在池塘的莲花,经过精心培育,竟然在我小小的花瓶里开放了。
病中,每日看着瓶里的莲花,读着林清玄的散文,想着那些教过的学生,也算是不幸中的幸事了。愿这朵朵清莲,不论季节更替,不论时间长短,一直都静静地开在我的眼里、心里,给我一些轻柔的抚慰。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29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