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的校长

张校长的“三板斧”

发布时间:2023-01-10 作者:孙 思 来源:中国教师报

武桥是皖北小镇,2020年以前,当地师生外流严重,教学质量上不去,家长满腹怨言。

张校长因能力出众,被紧急调派到武桥“救火”,成了7所小学的“掌舵人”。面对复杂的乡村教育困境,张校长调查走访后果断作出研判:眼下最迫切的是留住教师。“想留住优秀老师就要打破常规,寻找与众不同的办法,拿出真情实意温暖老师。”张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马上使出了“三板斧”:

一是让教师优先。学校保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育人环境,满足教师的物质、精神、情感需求,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应、满足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

二是给教师优惠。在衣食住行、照顾家庭、抚养老人、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在体检、出差等方面给予优惠,利用闲暇时间组织教师看电影、旅游、外出学习参观并给予优惠,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三是使教师优雅。通过与教师对话,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注重心理疏导,释放工作压力,提倡多读书,言行文明得体,仪表整洁大方,养成优雅气质,赢得各界尊重。

为了兑现这些承诺,张校长每周大部分时间在跑学校,对大多数教师的困难、愿望、需求、想法了如指掌,然后想点子、寻对策、作补救,精准对接,跟踪反馈。两年多来,他的足迹踏遍每所学校的食堂、宿舍、图书室、功能室、操场、厕所,走进许多教师的家庭,记下数本笔记……

2021年的一天,全国模范教师顾艳敲响了张校长办公室的门,申请工作调动,她不是申请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而是到更偏远更艰苦的弥陀寺小学。弥陀寺小学距离江苏省界仅几公里,那里地处岗岭,常年刮着大风。消息传出后,许多人不理解,有人当面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动情地说:“我深受张校长的关怀与信任,现在弥陀寺小学缺老师,我继续待在这儿心里过不去呀。”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更折射出顾老师对张校长的认可。张校长从他人口中听到这段话,这个一向坚强的汉子也流下了热泪。

教师刘真老家在河南永城,2017年分到界沟小学工作,远离亲人的她感到孤单。一天,张校长骑车到界沟小学调研,调研结束后他走出校门,听说刘老师当晚过生日,车头一转不走了,要一起热闹热闹。活动结束已是晚上8点,回家途中又下起了大雨,张校长第二天就病倒了。不久,刘老师的父母驱车几百里赶来向张校长致谢,赠送的锦旗至今挂在张校长办公室的墙上。

武桥镇天井小学是全镇最偏远的学校,朱曙光是该校一位优秀语文教师。2021年暑假,朱老师因病要到大医院做手术。张校长了解此事后,不仅安慰他,还帮着联系了南京的一家医院。朱老师治愈回家,张校长和团队第一时间带着鲜花、慰问金登门看望,朱老师激动得眼噙泪花。

其实,类似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自从张校长成为武桥教育的领头人,情况在悄悄发生变化:过去生源流失严重,现在出现回流。以天井小学为例,高峰期在籍生260人,后降至115人,2022年在籍生回升到147人;2020年前评估一度处于全县中下水平,2021年评估明显好转,2022年处在全县乡村学校前列;六年级毕业统考全县评比,2021年、2022年武桥中心校连续两年为全县乡村学校总分第一。最近几年,先后有89名学生荣获省市级奖项。

其实,最大的变化当属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精气神好了,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五河县武桥镇界沟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11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