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第一次

穿过大街小巷去上课

发布时间:2025-05-13 作者:文久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喜欢翻阅故纸堆,这几天翻到已停刊的《沙市教育》,看到第100期头条是时任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佑军的文章《你是否有过一节这样的课》。

王佑军在文中说:“在你的教学生涯中,是否有过一节这样的课?它不一定令你津津乐道,或者你早已淡忘,却让你的学生终身铭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你的学生会不经意地想起它;在毕业多年以后的聚会上,你的学生会眉飞色舞地谈起它。有一节这样的课,一定是为人师的一种享受。有一节这样的课,一定是为人师的一种追求。没有一节这样的课,那该是为人师多么大的遗憾啊!”

重读这篇文章,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带领学生走出任教学校到其他学校上课的情境。这段经历恰如王佑军文中所言,或许于我而言只是众多教学历程中的一段,却可能成为学生记忆里独特的闪光点。20年前,沙市区教育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千人百节优质课竞赛”活动,那时沙市区的城区学校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乡镇学校则由镇教育组管理。镇教育组首先进行一轮选拔活动,各学校推荐教师上课,然后镇教育组确定一名学科教师到区里参赛。

工作头几年,我资历尚浅,水平有限,对区级以上教育教学活动关注甚少。在学校青年教师比武中,我只能获得二等奖,基本无缘区级及以上的教育教学活动。没想到这次我任教的学科,那些比我优秀的教师居然都没有报名,学校又必须派人参加比赛,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我被学校推到了前台。当时我还想,可能是学校领导看我不顺眼要出我洋相吧。镇教育组组织了一大帮人来学校听课,一位有决定权的领导听完课后对我说:“几天不见,你的课突飞猛进了。”

但学校领导对我还是不放心,教务主任对我说:“你要反复试讲,最好把学校的班级都讲个遍。”之后,他又指导我:“你要把握好时间,每一分每一秒讲什么都要精确到位。”面对学校领导的要求,我有自己的想法,决定平时怎么上,竞赛课就怎么上。选拔课之后,我也没有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反复磨课试课,只是多次回顾之前的选拔课并对教案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同时在家里每天早晚进行无生试讲。

竞赛课开始了,城区学校是一门学科集中在一所学校上课,而乡镇学校则是所有学科集中到一所学校上课。我所在的乡镇上课点距离我所在的学校有近2公里路程,需要穿过两条小巷子、一条大街道才能走到。

学校领导可能觉得我准备得不充分,当我带领着学生去上课时,没有领导前来组织。我独自带着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扛着家用电器,穿大街走小巷来到另一所中学,路上引得不少群众围观,纷纷议论这是要干什么。

我上课的内容是《蒸发》,当时的教材把《蒸发》和《沸腾》分为两节,这一节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材、教参都认为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实际经验,因此没有设计任何实验。如果不做实验,单凭学生的印象,通过师生问答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的理解会产生困难,而且学生参与不够,只会引起部分“尖子学生”的注意。为此,我将家中的“电暖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搬进了课堂,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1:将两块完全相同的手帕打湿后,分别晾晒在教室的阴凉处和通了电的电暖器旁。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实验2:将两块完全相同的手帕打湿后,分别晾晒在无风处和电风扇旁。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的流动对蒸发的影响。

实验3:将两块完全相同的手帕打湿后,将其中一块手帕折叠,另一块手帕用衣架完全晾开,同时放置在电暖器旁。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表面积大小对蒸发的影响。

整个实验过程在学生动手参与中进行,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触摸、对比、分析和讨论,找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随后,我抛出“要加快或减慢蒸发,应该如何办”“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等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这节课引入故事精巧、实验别出心裁、首尾照应、课堂气氛活跃,后来在竞赛总结会上得到了专家的赞誉。

通过这次教学竞赛活动,我认识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和观察”,作为物理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法宝”。有条件最好,没有条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探索、研究,获得物理真知。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尽可能取材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开展实验教学。这些身边的物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注意,他们在高度的兴趣中直观地感受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通过观察、讨论、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容易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我想,对于学生来说,上什么课也许不重要,但他们中一定有许多人会记得曾经肩扛着家用电器穿过大街小巷到另一所学校上课的经历。

这节课也是我第一次走出自己任教的学校去上课,让我迈出了走向更广阔教育天地的第一步。从此,我不再是教育的井底之蛙,开始跳出班级、跳出学校、跳出课堂、跳出书本,眺望和思考更加广阔的教育世界。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中学教师)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1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