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某个周一的早晨,我踏着轻快的步伐去看学校3号楼前的樱桃,满心期待看到红艳艳的樱桃挤满枝头的可爱模样。然而,当我看到樱桃的一瞬间血压飙升——两棵樱桃树的三根粗壮枝干被硬生生折断,惨兮兮地耷拉着,树下的小灌木也被踩得贴到了地面。“这些熊孩子!想吃樱桃可以摘,怎么连树枝都扯断了?”我站在树下愤愤不平地碎碎念。
我立即拿起手机,将樱桃树的惨照发在学校大群和行政小群,请教师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请保卫处负责人立即查监控,务必找到“凶手”。
乖乖,樱桃树下来过一批又一批“客人”,高年级的、低年级的,摇树的、拽枝的、扛着笤帚当“作案工具”的,甚至还有直接上树的!树下的“同伙”也没闲着,有的负责传递战利品,有的摘下来就往嘴里塞……那叫一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看着监控,我恍然大悟,难怪前两年樱桃刚红,一夜之间就神秘消失,原来不是鸟儿“捷足先登”,而是孩子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呀。
我非常生气,沉默了好一会儿,但转念一想,我们种下果树的初心是什么?不就是让孩子知道这是樱桃、那是桃子吗?他们仔细观察着校园里的一切,从花开等到果熟,相互协作,亲手采摘,还学会了分享,不也是我们想要的吗?但是,野蛮采摘肯定不行,爬树摔了更是危险,今后该怎么做呢?
晨会动员,讲明初衷,让责任与希望扎根萌芽
作为校长,我给学生上了一堂集体晨会课:
亲爱的孩子们,当校园还只是图纸的时候,我们就和设计师叔叔阿姨约定,要让这里一年四季有花也有果。因为我们希望,你们能在成长路上遇见更多的生命奇迹——知道枇杷在寒冬里悄悄开花,发现红薯像宝藏一样藏在泥土下,看着西红柿像小灯笼挂在枝头晃呀晃……如今,这个愿望真的实现啦!海棠、紫藤、栀子、菊花、梅花,一茬茬盛放;樱桃、枇杷、石榴、红枣、桔子,也在不同季节捧出甜甜的礼物。更棒的是,你们和老师、亲人一起,亲手在种植园里栽下了许多小礼物。
孩子们,校园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子都属于大家,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看到它们、欣赏它们、了解它们。果实成熟了,我们能不能等等管理班级的安排,等等他们的分享?
认领植物,做好课程,让教育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
要真正让孩子们爱上植物,只靠说教是苍白的。因此,我们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
第一,认领植物,开启“植物养成计划”。每个班在校园里认领一株植物,观察新芽萌发的惊喜,享受第一朵花开的浪漫,等待果实成熟的成就感——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小王子与玫瑰吗?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我们学校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绿色小伙伴”。
第二,边学边做,变身“植物小专家”。光有热情不行,还得有点真本事。孩子们可以在图书、短视频里学习修剪、施肥、治虫,甚至搞点“科学实验”。
第三,记录故事,让成长有迹可循。用画笔描绘植物的生长,用文字记录与它相处的点滴。这些不仅是作业,更是未来的“童年回忆录”。说不定哪天,某个孩子会像达尔文一样,因为观察植物爱上科学呢!
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生物、美术、劳动……各种实践课“不请自来”。一年之后,换一株植物继续“练级”。等到孩子们和植物成了真正的朋友,“辣手摧花”“野蛮摘果”的故事自然就绝迹了。毕竟,谁会对自己的好朋友“下狠手”呢?
如此一来,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像植物一样,在自然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安全采摘,学会分享,让快乐和平安并肩同行
安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在看到樱桃树枝被折断、树下的小灌木“惨遭踩踏”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心里埋怨孩子们没有爱护植物,第二反应是长舒一口气,幸好没有小朋友从树上掉下来受伤。为此,学校还做了几件事。
一是给大地铺一层“软垫”。将果树下的硬质灌木换成麦冬、沿阶草或佛甲草这类柔软的地被植物。这样,即使有小朋友意外摔倒,也能像跌进“绿色地毯”一样,而不是被扎成“小刺猬”。
二是配备“采摘神器”。学校给每棵果树配备带网兜的长竹竿,让孩子们站在地面就能轻松摘到高处的果子,既避免了爬树的危险,又能享受收获的喜悦。
三是让安全提示“看得见”。在校园的果树旁增设醒目有趣的提示牌,如“樱桃好吃,安全第一”“采摘快乐,脚下留心”,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
四是把采摘变成“安全实践课”。借此机会给孩子们上一堂安全采摘实践课,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团队协作、如何保护自己和植物。
我想,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一定会编织出最生动的成长图景。
总之,让我们以包容之心看待每一根被意外折断的树枝,以智慧之眼发现每一个教育契机,以温暖之手呵护每一颗探索的童心。因为终有一天,这些在樱桃树下嬉戏的孩童,会成长为懂得敬畏生命、珍视自然的大人。而那时,校园里的每一棵果树,都将成为他们记忆中最甜美的童年印记。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友谊路校区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17日第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