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坚守山区学校38年,自力更生让乌龙坝完小“鸟枪换炮”——

常德亮:把村小建成“黄埔军校”

发布时间:2018-12-10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春铭 来源:中国教育报

茶志慧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哭了。

从县城到山脚下需要一个小时,从山脚到山上,还要绕一个小时山路。当天下着大雨,茶志慧在车里问了同行的老师多长时间能回一次家,被告知“一般半年下一次山吧”。进了学校,看见简陋的校舍,茶志慧实在忍不住哭了起来。

那是2016年,茶志慧刚从云南滇池学院毕业,成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宾居镇乌龙坝完全小学的一名教师。当时宾川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乌龙坝海拔2000余米。当地人这样描述乌龙坝:“宾川有个乌龙坝,苦荞粑粑羊皮褂,屋中烤火背脊冷,十人上山九人怕。”而这也是乌龙坝完小校长常德亮从教一生的地方。

关心教师,让教师留下来

两年过去,当年哭鼻子的茶志慧留了下来,已经成为学校骨干。“是常校长给我们创造了留下来的环境和空间。”茶志慧说。

乌龙坝完小条件艰苦,155名学生,16名教师中有7名是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茶志慧说,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是被校长常德亮的精神所感动,愿意留在学校的。

乌龙坝完小是宾川县高寒贫瘠山区民族小学。以前没有汽车,从山下到山上,成人要步行四五个小时。

“三支一扶”教师张瑶第一次到乌龙坝完小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山路十八弯”,从镇上翻了三座山才到。她听村里老人说,以前出山全部靠走,走的还是土路,遇到下雨还有滑坡危险。

38年来,每个被分到乌龙坝完小的新教师或特岗教师,都是常德亮亲自去接。自1980年到这所学校,他先后接来200多名教师。以前,常德亮需要找村民借马去接老师,马驮着老师的书和行李,从山下走5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当时学校的所有设备,包括图书馆的书,都是常德亮用马一趟趟驮上来的。2013年,乌龙坝通了公路,常德亮买了一辆面包车,老师有事或学校大小事情需要用车,都是他开着车跑来跑去。

前些年条件艰苦,留不住老师,常德亮就动员自己的儿媳妇停掉镇上的生意到学校教书,后来儿媳妇没能转正,继续回家务农。常德亮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对不住她。

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学校没有厨师,住宿生和教师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常德亮又动员妻子到学校做饭,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一天三顿,忙得停不下来,收入又微薄。乌龙坝山多,家家户户承包的山头,靠山货收成,年收入也能有六七万元。而在学校做饭,从早到晚,每月只有2000元工资,一年10个月,怎么算都亏本。

38年来,常德亮像操持自己的家一样守护着乌龙坝完小,学校从最初的32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近200名师生。

培育教师,让教师走出去

“我们已经累计培养了15位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输送到其他学校。”迎着初冬的阳光,常德亮说。虽然乌龙坝完小是一所边远山区的小学,但在常德亮的带领下,新教师成长很快。当地戏称乌龙坝完小是县里乡镇学校校长的“黄埔军校”。

一所村小,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从前的乌龙坝完小,好的公办教师调不上来,招聘的教师多数只有初中学历,教学水平不高。为了提高山区教育教学质量,常德亮总是吃不香睡不好,冥思苦想了无数个夜晚,终于想了一个“办法”——拿出自己的工资作为生活费,带着老师们走出大山,到大理市的满江完小、云浪完小和县内先进的学校参观学习。他还邀请了优秀教师来校上观摩课,开展教研活动。同时,不断研究教法、学法,制定了一套适应山区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

“良将底下无弱兵。”张瑶说,“常校长非常有教育教学经验。每年新老师过来,他都能准确判断新老师适合做什么,并按照特长给老师分配工作。”90后教师张瑶2016年9月入职,现在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同时负责学校党建工作。在常德亮的指导下,两年过去,张瑶负责的党支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16名教师中有7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从全体教师进村入户宣讲扶贫政策,到教师对留守儿童“一对一”课外辅导、为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家访,乌龙坝完小的党建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常德亮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上公开课,大家一起听课、研讨、相互启发。在教学工作中,常德亮秉持“爱生在先、因材施教”的理念,团结上进成了学校最好的校风。

在常德亮的带领下,乌龙坝完小的教导主任鲁翁圆成为一个“什么难做什么,什么缺做什么”的教师。鲁翁圆2014年成为特岗教师,2016年来到乌龙坝完小,不久后,鲁翁圆就要到乡镇学校当教导主任,“乌龙坝完小就像我的第二个家”。

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把成熟的教师输送到镇上的学校,也都有新教师入职,形成了良好的老中青教师队伍梯队。多年以来,乌龙坝完小的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38年坚守,村小迎来跨越发展

38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几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38年,常德亮都献给了乡村教育。当地人都说,常德亮像一棵大树,撑起了偏远山区的小学教育,让乌龙坝的教育迈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常德亮心里,这38年的风风雨雨,甘苦自知。

1980年,刚满17岁的常德亮,从乡中学初中毕业回到家乡,是当时乌龙坝几个自然村中学历最高的青年。正当他憧憬继续外出求学的生活时,却迎来人生第一次艰难的抉择。

一个初秋的夜晚,乌龙坝大队队长专程到他家,昏黄的煤油灯下,道出一番肺腑之言:“村小学有一名代课教师下学期辞职不干了,要回家,这些读书的娃可咋整,这里的娃需要你啊!”那一夜,常德亮从未感觉到如此漫长。

就这样,常德亮放弃继续求学,回归大山,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教书育人的重担,一晃就是38年。

回忆当时的情景,常德亮说,他接手时,5个年级只有32名学生。山区学校条件差,常德亮从来不抱怨。他知道,要让一个地区真正脱贫致富,首先就要办好教育。

1989年,常德亮被任命为乌龙坝完小校长,学校发展成下辖李子园、大箐、新村等5个校点的村级完小,有120多名学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投入有限,常德亮产生了靠山吃山的念头。他向村委会申请到学校周边的30多亩荒地作为勤工俭学基地,带领教师利用劳动课和周末把荒地变成农田,种上反季蚕豆、玉米等作物,因地制宜开展勤工俭学。

2010年底,随着国家校安工程项目的实施,一幢投资120万元、800多平方米的三层教学综合楼拔地而起,乌龙坝完小实现了新的跨越。现在,学校变美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了大山。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常德亮被评为云南省师德标兵、大理州优秀教师。已经55岁、本可以安逸下来的他又给自己找了一个活儿——为乌龙坝完小建设新校区。“我们想把乌龙坝完小办成县里比较有名、有特色的一所山区学校。”常德亮说。

38年中,常德亮有很多次离开乡村、到县城工作的机会,他都没有走。“面对青山不退却,奉献教育从不悔”是常德亮的写照。他说,退休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还想到学校当义工。

“我只有一个愿望:让更多的山区孩子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常德亮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0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