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不忘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布时间:2019-03-13 作者:翟小宁 来源:中国教育报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新的学年开始了。回到学校的师生,让学校再次充满了读书声、欢笑声,校园就充满了活力,一切都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出发、生长。

这个寒假,有两则新闻触动了我,引发了我的思考。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参与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有关人员,二是刷爆朋友圈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从国家领导人到普罗大众,中国人在这个冬天不约而同地都抬头仰望苍穹,关心人类、地球、太阳与宇宙的命运。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中国历史发展至今不朽的身姿。作为未来掌舵者的青少年学生,更应该时常抬起头来,

仰望苍穹。浩瀚苍穹能给予人类无限的活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国的先民们曾为浩瀚的星空所震撼,故而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产生了如嫦娥奔月这般瑰丽而充满创造力的想象。这千年前神话的想象,始终激发着中华儿女不断向上探索,最终梦想成真,有了现在探月工程的伟大成果。

无论什么时候,人类都不能没有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参与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有关人员时说:“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梦想,生命也就变得苍白、干瘪而毫无意义。新的一年,每一名师生都有追梦的权利,伴着梦想出发更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充满着活力与热情。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青春如同朝阳,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喷薄着灿烂的光芒;青春如同大海,激荡着滔天的巨浪,蕴藏着无尽的能量。那么梦想呢?梦想是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梦想是引擎,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仰望苍穹,苍穹也给我们以生命的紧迫感;“日月有常,星辰有行”,日月恒定地东升西落,天穹永恒地围绕北极星旋转,斗转星移又一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关于时光的喟叹,古今一也。如果我们在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那就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成就自我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事业都成于实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新的一年,奋斗将会成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的主题词,我们都应该奋力逐梦,让我们的梦想在奋斗中实现。

仰望苍穹,深邃的苍穹不仅激发了人类的梦想,还促使人类升腾起内心的庄严感与正义感。哲学家康德曾经一定被这似乎亘古不变的庄严苍穹所震慑,故而留下这样富有哲理的话语:“有两样东西,我们越经常、越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越使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中国古语有云,举头三尺有神明。这里的“神明”不是所谓超自然的神秘存在,而是我们心中的良知,是内化于社会中的正义力量。“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一个伟大的人有整个宇宙为他加持,日月星辰做他的背景,凛然正气,才让人可钦可敬。

新的一年,我们都要立志做一个庄严正义的人,让我们的生命与宇宙相统协。爱自然,蓝天白云,高山大海,大自然的壮阔与美丽让我们胸襟开阔,心生浩荡;爱思想,人因思想而伟大;爱艺术,艺术给予我们美的熏陶和启迪;爱父母,爱师友,爱宇宙间一切崇高而美好的事物。

人与万物立于大地之上,然而,唯有人类的目光能深情地仰望苍穹,超越大地的局限,心怀广阔的天空,迸发绚烂的梦想;唯有人类的思想能超越个体的局限,超越功利的得失,感受到共同的群体和永恒的秩序,追求社会的正义与和谐。这就是人之为人最伟大之处。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在这春日融融的校园内,愿师生你我砥砺梦想,奋力追梦,心存正义,关心群体。我想,这会成为苍穹下最美丽的画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本文选自他在学校2019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有改动)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3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