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本卓越的中国《朗读手册》

发布时间:2019-03-18 作者:朱永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曾经写过一本优秀的畅销书《朗读手册》,成为许多教育院校的指定教材和父母们的阅读指南,仅仅在美国的发行量就超过了200万册。这本书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

当时读到这本《朗读手册》的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够有一本中国的《朗读手册》去唤醒更多的父母与教师重视孩子的阅读问题呢?现在,童喜喜终于满足了我这样的期待,她的《喜阅读出好孩子》(湖北教育出版社)就是一本为中国孩子阅读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的书籍。

童喜喜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嘭嘭嘭》《影之翼》《新教育的一年级》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身为作家,她不仅深刻了解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也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同时,作为一本阅读推广的著作,这本书生动又优美的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她深入浅出地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阅读体验,尤其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说道理,情理交融,循循善诱,条分缕析。我特别喜欢书中的那些标题,清晰明了,生动鲜活。如“拼爹不如拼阅读——什么是阅读”“书是粮食不是药——为什么要阅读”“四座大山挡阅读——为什么中国人不阅读”“牢记电视猛于虎——为什么如此迫切需要阅读”等。把这些标题串联起来,就是一首儿童阅读的诗歌与要诀。所以,读童喜喜的《喜阅读出好孩子》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英国著名作家钱伯斯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两本著作,只是童喜喜的书更适合中国的孩子,而且从理念到方法更加系统完善。

童喜喜是新教育的义工。对于《喜阅读出好孩子》这一类的通俗教育理论著作来说,如果说文学表述是作品的血肉,理论研究则是作品的骨架。能够写出这样深入浅出的阅读指导作品,源自童喜喜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和深入研究。自2009年以来,她走访了数百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对全国各地新教育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阅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本《喜阅读出好孩子》是新教育16年阅读实践的基础,是一本新教育的阅读学。

正是在这样深入广泛的研究基础上,童喜喜围绕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独创性的命题:书是粮食不是药。书是粮食,所以阅读不苦。求知的欲望是每个孩子的本能,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会喜欢阅读。有的好书的确让孩子觉得苦,这不是书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粮食与孩子的搭配有错。所以,必须给不同阅读阶段的孩子挑选合适的粮食。书是粮食,所以见效不快。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和孩子的身体成长一样,每天盯着,就觉得孩子没什么变化。可过一段时间回头看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改变。书是粮食,所以不能偏食。杂粮营养丰富而全面,最有利于健康。所以对打基础的孩子而言,在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并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之后,尤其应让孩子读各种门类、不同作者的书。书是粮食,所以食补胜于药补。童喜喜的论述,纠正了许多父母与老师关于阅读问题的错误认知,让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童喜喜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情怀的作家,也是一位把阅读推广作为自己使命的“领跑者”。她说:“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在你我他之间,阅读还能够深度沟通彼此,搭建一架绝无仅有的心桥。为此,我愿终生努力,永不停歇。”她曾经把自己的第一本书的稿酬捐给了乡村的孩子们,资助了30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2014年,她用一年时间为全国各地的100所乡村学校免费开办阅读推广讲座,行程相当于绕地球四圈。《喜阅读出好孩子》出版后,她又向乡村教师免费赠阅本书,因为一直在行走中的她,深感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缺少阅读资源、缺少阅读方法指导的落后。

《喜阅读出好孩子》的书里书外都充满了爱与智慧的故事,相信这本书会帮助更多的父母和教师,让更多的孩子真正地捧起书来,与美好相遇。

(作者系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8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