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电影《老师·好》叫好

发布时间:2019-04-12 作者:顾之川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最近有一部电影《老师·好》深受观众热捧,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部影片犹如一阵清风、一泓清流。我看电影不多,也曾为《战狼Ⅱ》《流浪地球》而血脉偾张、激情满怀。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更对教育题材的影片情有独钟,比如《放牛班的春天》《起跑线》《天才枪手》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常为国产教育类电影稀缺而感到遗憾。最近看了于谦老师主演的《老师·好》,我不禁对该片创作团队心生敬意,更为他们的匠意经营叫好。

这部影片之所以打动我,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是难得一见的国产教育题材电影,致敬语文老师,体现语文人的理念、情怀和初心。尊师重教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一直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他们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但如今在我国,基层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却成为一个沉重话题,尤其是在南宿一中那样的小地方,以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大声疾呼:“我们再穷不能穷教师”“要让优秀人才愿意做教师,用最优秀的人才培养更优秀的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师·好》创作团队倾力关注教育,精心打造这样一部电影,而且吸引了张国立、杨立新、吴京、刘威、何冰、马未都等名人加盟助阵,高扬起尊师重教的旗帜,代表着文艺工作者的良心,极为难得,也是值得敬佩的。

第二,影片以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学校园为背景,高三(3)班教室后面墙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黑板报上那稚嫩的彩色粉笔字,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30多年前,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和苦乐芳华。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河南老家当民办教师,教过小学、初中、高中,不仅教语文,也教政治和历史。和苗宛秋老师一样,也在南宿一中那样的学校教语文,当过班主任,遇到过调皮捣蛋的学生。对比网上一则调查,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网红”,青少年普遍缺乏责任、担当、家国情怀,信仰、敬畏、英雄气概,这部影片在培根铸魂上的价值也就更加深刻,教育意义也愈益深远。

第三,影片讲述了语文老师苗宛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中学教师形象。他对学生表面冷峻严厉的背后,是一颗温暖善良的仁爱之心:获得地区先进工作者的那种自得;他面对安静出车祸、衣服上沾满鲜血时的无尽悔恨;刘昊生病他拿出一个月工资时的慷慨;解救洛小乙遭到一帮地痞围攻时的无奈……于谦老师对苗宛秋那种精气神的精准把握,把一个语文老师演得活灵活现,显得真实、真诚、真切,这让我倍感亲切,也大大增强了我的教育自信和语文自信。我从学语文、教语文,到编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育,深知语文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因而对语文充满热爱,情有独钟。如果我再有机会当老师,我一定会投入更多的爱,让我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丰富、更多欢乐欢笑;引领着我的学生,汲取民族智慧,培育中国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让他们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我想,这也是影片命名为《老师·好》的深意所在。

当然,正如人们常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影片中也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那时的中学老师也常为学生补课,但绝不会收费。苗老师教上世纪80年代的高中语文,宣传海报上却拿着90年代的初中语文课本,等等。但相比于这部影片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这就只是白璧微瑕,丝毫掩盖不住这部影片的璀璨光辉了。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