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生国际流动面临诸多挑战

发布时间:2019-05-03 作者:本报记者 王家源 编译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全球流动学生从2000年的210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510万人,增加了143%。学生全球流动并非高等教育国际发展趋势的全部,但是其最显著和主要的形式。在可预见的20多年后,高等教育国际发展战略还将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在未来25年,国际学生的增长势头能否持续下去?它将成为少数人精英式的机会,还是多数人都可获得的机遇?

更倾向于学分互换的国际流动

出国留学的意愿是许多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把留学由一种愿望变为现实的关键决定因素在于资金。留学负担能力不仅依赖贷款、积蓄等自筹资金,还依赖于政府或机构的奖学金或资金支持。

根据大学信息服务机构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流动学生大部分来自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它们分别占到流动学生总数的27%和40%,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学生总和仅占33%。2004年,来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全球流动学生人数超过了高收入国家的流动学生人数,这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学生出国留学愿望和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指标。

来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流动学生比例从2000年的31%上升到了2017年的40%,而来自高收入国家的流动学生比例从同期的43%下降到27%。

2017年,高收入国家招收了全球76%的流动学生,相比之下,这一比例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仅占19%。多年来,高收入国家一直保持了留学主要目的国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出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的流动模式,但学位生的增长趋势与学分交换政策并不相关。而且,学分交换学生在高收入国家占主导地位,例如欧洲“伊拉斯谟”计划的学生以及美国留学生。

这也反映出,随着国家收入水平的增加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更愿意以学分互换的形式参与国际流动。

为了保持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无论是国家还是高等院校,都必须充分证明自己的教育“物有所值”。

更希望留学体验“物有所值”

学生流动性的增长将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国际学生学费改革的证据表明,随着学费的上涨,国际学生的数量会大幅下跌。例如,丹麦和瑞典分别从2006年和2011年开始向欧洲经济区以外的国际学生收取学费,造成了国际学生人数急剧减少,跌幅分别达到20%和80%。

然而,也有一部分国际学生对学费并没有那么敏感。例如,由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十大学术联盟”,尽管学费平均上涨了29%,达到了每年3万美元以上,但其2014—2015年国际学生的注册人数比2007—2008年增加了74%。

根据国际学生的学术准备和财力资源,世界教育服务机构此前将国际学生划分为四类。与“斗争者”和“奋斗者”相比,“探险者”和“高飞者”具有更高的财力能力,更愿意承担海外教育费用。

诸多趋势都在表明,出国留学正在变得越来越昂贵——学费不断上涨,中等收入国家货币贬值,奖学金也越来越少。这可能导致“奋斗者”数量减少,以及“探险者”数量增加。不出预料的是,来自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学生将更难接受海外教育。

有关人士分析,从更为积极的一面来看,这将扩大中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吸引“奋斗者”型学生的机会。这意味着,高收入国家极有可能因为高学费、低奖学金失去这些地区的学生。鉴于国际学生流动格局的变化,留学生数量想要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高等院校及政策制定者采取积极行动。

确保学生流动的可持续性

全球教育平台“Studyportals”的报告指出了一系列变革和大趋势,预计将推动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更多负担得起并更加灵活的学术计划,来提供与职业更相关以及更具成本效益的经验。

有关人士建议,高等院校需要在课程和授课方式上进行创新,包括跨国教育、院校伙伴关系、在线学习,来补充传统的学生流动。

学生流动的可持续未来取决于制度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度策略必须确保国际学生不会变成“摇钱树”。这意味着高等院校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将部分额外的学费重新投资到扩大招生范围、提供奖学金、支持学生取得成功,以及为那些无法支付留学费用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入学机会。

此外,为国际学生创造获得工作经验和收回部分投资的途径非常重要。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可能成为长期移民,为经济发展和创新作出贡献。鉴于政治、经济和人口因素在学生流动中的作用比以往更加重要,各国和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避免过分依赖少数生源国。

美国高等教育,对中美政治局势紧张、来自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的学生奖学金枯竭、韩国和日本学生人数下降有种种担忧。管理风险和扩大国际学生招生的多元化应该是留学生接收国优先考虑的事项,尤其对高收入国家来说。

因此,当前形势可能会抑制学生流动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理想和愿望。机构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制定吸引合适的学生群体、物有所值的策略和政策,确保学生流动有一个可持续性的未来。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3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