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东)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近日举办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留学人才培养研讨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俊如,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何晋秋、岑建君,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中国原驻马里、科特迪瓦大使张国庆等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国际化人才的新需求、留学教育和留学人才培养的新变化、非通用语种与区域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模式及其经验、通过助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留学教育等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研讨会上,岑建君提出我国需要加大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议小语种人才培养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并采用沉浸式教学模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原主任沃守信提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民心融通、文化互鉴需要建立和完善跨文化培训制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提出,应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构筑与“一带一路”延线国家的“软联通”。各位与会教育学者与专家一致认为,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知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国际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要让教育沐浴于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全球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7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